磃勹
磃勹是由漢字"磃"(讀音:sī,tí,部首:石,筆畫數(shù):15)和漢字"勹"(讀音:bāo,部首:勹,筆畫數(shù):2)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磃勹可能表示:
- 磃(磃的基本解釋[sī]〔~氏〕中國漢宮苑館名)和勹(勹的基本解釋古同“包”,裹)的組合意義
磃的信息
磃的部首: 石
磃的拼音: sī,tí
磃的筆畫數(shù): 15
磃的繁體字: 磃
磃的筆順: 一ノ丨フ一ノノ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磃的解釋: 磃的基本解釋[sī]〔~氏〕中國漢宮苑館名
[tí]〔磄~〕見“磄”
磃的釋意磃sī1.見"磃氏館"
磃的康熙字典解釋磃【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0畫《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館名
《前漢·郊祀志》上林磃氏館
又《武帝紀》作蹏氏觀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磄磃,怪石
磃
勹的信息
勹的部首: 勹
勹的拼音: bāo
勹的筆畫數(shù): 2
勹的繁體字: 勹
勹的筆順: ノフ
勹的解釋: 勹的基本解釋古同“包”,裹
勹的介紹〈動〉“包”的古體
裹
現(xiàn)用作漢字的部首名稱勹的釋意勹包”的古體
裹勹bāo"包"的古字
裹
《說文.勹部》"勹,裹也
象人曲形有所包裹
"段玉裁注"今字'包'行而'勹'廢矣
"現(xiàn)用作漢字部首名稱
勹的康熙字典解釋勹【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畫:2畫,部外筆畫:0畫《唐韻》《集韻》布交切,音苞
《說文》裹也
勹,象人曲形,有所包裹
勹的說文解字解釋勹【卷九】【勹部】裹也
象人曲形,有所包裹
凡勹之屬皆從勹
布交切說文解字注(勹)裹也
今字包行而勹廢矣
象人曲形有所包裹
包當作勹
淺人改也
布交切
以包苞匏字例之
古音在三部
凡勹之屬皆從勹
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