礮的信息
礮的部首: 石
礮的拼音: pào
礮的筆畫數(shù): 21
礮的繁體字: 礮
礮的筆順: 一ノ丨フ一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丶一ノ丶ノ丶
礮的解釋: 礮的基本解釋同“炮3”
礮的康熙字典解釋礮【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6畫《廣韻》匹貌切《集韻》《韻會》《正韻》披敎切,拋去聲
俗作砲
機石也
《前漢·甘延壽傳》投石絕等倫
《張晏曰》范蠡兵法,飛石重十二斤,爲(wèi)機發(fā)行二百步,礮蓋出此
《魏略曰》諸葛亮起衝車,郝昭以繩連石磨壓之,衝車折,卽礮事
《唐書·李密傳》以機發(fā)石,爲(wèi)攻城械,號將軍礮
又通作拋
《後漢·袁紹傳》曹操發(fā)石車擊袁紹,軍中呼霹靂車
《註》卽今拋車
《集韻》亦作
礮的說文解字解釋炮【卷十】【火部】毛炙肉也
從火包聲
薄交切說文解字注(炮)毛炙肉也
炙肉者、貫之加於火
毛炙肉、謂肉不去毛炙之也
瓠葉傳曰
毛曰炮
加火曰燔
閟宮傳曰
毛炰豚也
周禮封人
毛炰之豚
鄭注
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
內(nèi)則注曰
炮者、以塗燒之爲(wèi)名也
禮運注曰
炮、裹燒之也
按裹燒之卽內(nèi)則之塗燒
鄭意詩禮言毛炮者、毛謂燎毛
炮謂裹燒
毛公則謂連毛燒之曰炮
爲(wèi)許所本
六月、韓奕皆曰炰鼈
箋云
炰、以火孰之也
鼈無毛而亦曰炰
則毛與炮二事
鄭說爲(wèi)長矣
炰與缹皆炮之或體也
韓奕之炰徐仙民音甫九反
大射篇注炮鼈或作缹、或作?
是知炰缹爲(wèi)古今字
通俗文曰
燥煑曰缹
燥煑謂不過濡也
裹燒曰炮
燥煑亦曰炮
漢人燥煑多用缹字
缶聲包聲古音同在三部
從火
包聲
薄交切
古音在三部
礮
磨的信息
磨的部首: 麻
磨的拼音: mó,mò
磨的筆畫數(shù): 16
磨的繁體字: 磨
磨的筆順: 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一ノ丨フ一
磨的解釋: 磨的基本解釋[mó]1.摩擦:腳上~了幾個大泡
我勸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破了
2.用磨料磨物體使光滑、鋒利或達到其他目的:~刀
~墨
~玻璃
鐵杵~成針
3.折磨:他被這場病~得改了樣子了
4.糾纏;磨煩(mò·fan):這孩子可真~人
5.消滅;磨滅:百世不~
6.消耗時間;拖延:~洋工
~工夫
[mò]1.把糧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兩個圓石盤做成的:一盤~
電~
推~
2.用磨把糧食弄碎:~面
~豆腐
~麥子
3.掉轉(zhuǎn);轉(zhuǎn)變:把汽車~過來
我?guī)状稳瑒袼€是~不過來
磨的介紹1.磨[mò]2.磨[mó]磨[mò]〈名〉磨子以磨碎物亦曰磨
——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作牛便推磨
——王安石《擬寒山拾得》又如:磨石(研碎糧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轉(zhuǎn)磨之牛
比喻愚魯);磨室(即磨坊);電磨;水磨〈動〉用磨碎物
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為業(yè)的人)轉(zhuǎn)移;掉轉(zhuǎn)
如:磨子兵(謂到處流轉(zhuǎn)而人數(shù)很少的軍隊);磨兌(兌換);磨趄子(方言
打轉(zhuǎn))晃動;搖動
如:磨動(揮動;搖動)碾軋土地我們耕田磨地的女子,對個皮鞋托托響、油頭油臉的香港人全不合適
——陳殘云《香飄四季》〈方〉∶拉,指拉下臉子
如:實在臉上磨不開另見mó磨[mó]〈動〉(形聲
從石,麻聲
本義:磨治石器)同本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衛(wèi)風(fēng)·淇奧》切磋琢磨,乃成寶器
——《論衡·量知》不曰堅乎,磨而不磷
——《論語·陽貨》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稱“切”,加工象牙稱“磋”,加工玉稱“琢”,加工石稱“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猶琢磨);磨斫(雕琢;雕飾)用磨料磨物體使光滑、鋒利或達到其他目的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木蘭詩》又如:磨鏡石(傳說軒轅氏鑄鏡時用以磨鏡的石頭);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舊指農(nóng)歷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聲);磨襲砥礪(四種質(zhì)地和顏色不同的磨石)磨擦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揚,躍躍欲試的樣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齒,吮吸鮮血);磨沙(指沙入蚌殼,與蚌肉相摩擦)磨煉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韓愈《石鼓歌》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荀子·大略》又如:磨涅(磨礪熏染,經(jīng)得起考驗);磨厲(磨練);磨揉(磨練);磨盾(猶磨練)研討;觀摩[study;viewandlearnfromeachother’swork]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荀子·大略》又如:磨切(切磋;探討);磨究(研討究竟);磨礱(切磋;磨練);磨礱浸灌(切磋浸染);磨礱鐫切(磨礪切磋)折磨
如:磨問(仔細審訊盤問);磨折(折磨;磨難;挫折);磨害(折磨傷害);磨障(折磨阻礙)拖延
如:磨駝(磨蹭);磨菇(亦作“磨古”
拖延;糾纏)糾纏
如:磨它子(故意糾纏磨時間);磨勁(糾纏的勁頭);磨攪訛繃(糾纏搗亂,欺騙訛詐)通“摩”
如:磨捋(撫摩);磨娑(撫摩);磨弄(撫摩;把玩)磨滅;泯滅人生一世,其久幾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唐·韓愈《送窮文》轉(zhuǎn);移
如:磨轉(zhuǎn)(耐心勸說使轉(zhuǎn)變)揮;搖
如:磨動(搖動);磨旗(舞動旗幟,用以傳遞信息);磨旗擂鼓(搖旗擊鼓)〈名〉磨刀石
如:磨砥刻厲(磨練砥礪
形容刻苦鉆研)磨難;災(zāi)難
如:磨障(磨難障礙);磨隔(磨難)另見mò磨的釋意磨(形聲
從石,麻聲
本義磨治石器)同本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衛(wèi)風(fēng)·淇奧》切磋琢磨,乃成寶器
--《論衡·量知》不曰堅乎,磨而不磷
--《論語·陽貨》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稱切”,加工象牙稱磋”,加工玉稱琢”,加工石稱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猶琢磨);磨斫(雕琢;雕飾)用磨料磨物體使光滑、鋒利或達到其他目的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木蘭詩》又如磨鏡石(傳說軒轅氏鑄鏡時用以磨鏡的石頭);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舊指農(nóng)歷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mó⒈摩擦~刀
~墨
~擦
⒉阻礙,困難,糾纏~難
折~∶事多~
這孩子太~人
⒊消耗(時間)~洋工(做工不出力)
⒋消滅~滅
⒌磨mò⒈將糧食等弄碎的工具電~
⒉將糧食等用磨弄碎~面粉
⒊掉轉(zhuǎn)窄巷子不能~這種車
磨的康熙字典解釋磨【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1畫《廣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音摩
《說文》本作?
《爾雅·釋器》石謂之磨
《詩·衞風(fēng)》如琢如磨
又去聲
《唐韻》模臥切《集韻》莫臥切,音塺
《說文》石磑也
《正字通》俗謂磑曰磨,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zhuǎn)碎物成屑也
《天文志》如蟻旋磨
又《韻會》通作摩
《左傳·昭十二年》摩厲以須
《前漢·董仲舒?zhèn)鳌纺γ褚哉x
《梅福傳》厲世摩鈍
又地名
《水經(jīng)注》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
傳云: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
磨的說文解字解釋?【卷九】【石部】石磑也
從石靡聲
模臥切說文解字注(?)石磑也
?今字省作磨
引伸之義爲(wèi)硏磨
俗乃分別其音
石磑則去聲、模臥切
硏磨則平聲、莫婆切
其始則皆平聲耳
按詩
如琢如磨
釋噐、毛傳皆曰
玉謂之琢
石謂之磨
詩釋文
磨本又作摩
詩、爾雅皆言治石
非謂以石治物
然則作摩是矣
釋玄應(yīng)引爾雅作石謂之摩
乃善本
從石
靡聲
模臥切
十四部
磨的古漢語解釋磨mó①<動>物體相磨擦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如切切磋,如琢如~
”②<動>遇到困難或阻礙
白居易《春晚詠懷贈皇甫朗之》:“少處兼遭病折~
”③<動>消失;磨滅
《后漢書·南匈奴傳》:“百世不~矣
”mò<名>輾粉的用具
王安石《擬寒山拾得》:“作牛便推~
”【磨瑩】⒈磨治玉石
⒉磨物,使光潔
磨的謎語1.開礦造林相結(jié)合(打一字)2.一點一橫長一撇向西方并排兩棵樹栽在石頭上(打一漢字)3.兩個十八歲的小姑娘坐在廣場的石頭上(打一字)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