祲栁
祲栁是由漢字"祲"(讀音:jìn,部首:礻,筆畫數(shù):11)和漢字"栁"(讀音:liǔ,部首:木,筆畫數(shù):9)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祲栁可能表示:
- 祲(祲的基本解釋古代迷信稱不祥之氣;妖氣)和栁(栁的基本解釋古同“柳”)的組合意義
祲的信息
祲的部首: 礻
祲的拼音: jìn
祲的筆畫數(shù): 11
祲的繁體字: 祲
祲的筆順: 丶フ丨丶フ一一丶フフ丶
祲的解釋: 祲的基本解釋古代迷信稱不祥之氣;妖氣
祲的介紹〈名〉日旁云氣祲,精氣感祥也
從示,侵省聲
——《說文》吾見赤黑之祲
——《左傳·昭公十五年》
注:“妖氛也
”陰陽氣相祲,漸成祥者
——《周禮·眡祲》注以五云之物辨吉兇水旱豐荒之祲象
——《周禮·保章氏》司農(nóng)注:“謂日旁云氣
”障覆天兮祲氛
——《楚辭·守志》休祲降于天
——《戰(zhàn)國策·魏策》又如:祲氛(嬌氛;邪氣);祲祥(災(zāi)祲與吉祥);祲厲(災(zāi)異不祥之氣)祲的釋意祲jìn〈古〉迷信者所謂的"不詳之氣"
祲的康熙字典解釋祲【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7畫《廣韻》子心切《集韻》《韻會(huì)》咨林切,音駸
《說文》精氣感祥
又日旁氣
《左傳·昭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
《註》祲,妖氛也
《疏》隂陽氣相侵,漸成祥者
《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法
一曰祲
《疏》祲,隂陽氣相侵
赤雲(yún)爲(wèi)陽,黑雲(yún)爲(wèi)隂
又盛也
《班固·東都賦》天官景從,祲威盛容
《註》祲,亦盛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子鴆切,音浸
又《集韻》七稔切,音寢
義同
又祲祥,地名
《春秋·昭十一年》盟于祲祥
《音義》七林反
祲的說文解字解釋祲【卷一】【示部】精氣感祥
從示,?省聲
《春秋傳》曰:“見赤黑之
”子林切說文解字注(祲)精氣感祥
氣氣古今字
周禮眡祲注
祲、陰陽氣相侵漸成祥者
魏志高堂隆傳
孔子曰
災(zāi)者修類應(yīng)行
精祲相感
從示
?省聲
子林切
七部
春秋傳曰
見赤黑之祲是
左氏傳昭公十五年
梓愼知爲(wèi)喪氛
祲
栁的信息
栁的部首: 木
栁的拼音: liǔ
栁的筆畫數(shù): 9
栁的繁體字: 栁
栁的筆順: 一丨ノ丶ノフ丶フ丨
栁的解釋: 栁的基本解釋古同“柳”
栁的康熙字典解釋柳【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古文〕丣《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力九切,留上聲
《說文》小楊也
本作桺
從木丣聲
《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
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又柳谷,日入處
《書·堯典》宅西曰昧谷
徐廣云:柳谷
《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wèi)辰卯之卯
北本別字,後借爲(wèi)西北之北
虞翻笑鄭元不識(shí)古文,以卯爲(wèi)昧,訓(xùn)北曰:北,猶別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又車也
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wèi)柳
李奇曰:大牛車爲(wèi)柳
鄧展曰:喪車爲(wèi)柳
又《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jīng),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又侯國名
《前漢·地理志》屬渤???br>又姓
《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wèi)氏
○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fēng)》折柳樊圃,《陳風(fēng)》東門之楊是也
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
《本草》云:楊枝硬而揚(yáng)起,故謂之楊
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
《正字通》據(jù)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wèi)二,非
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