鬰的信息
鬰的部首: 鬯
鬰的拼音: yù
鬰的筆畫數(shù): 27
鬰的繁體字: 鬰
鬰的筆順: 一丨ノ丶ノ丶ノ丶一丨ノ丶丶フノ丶丶丶丶丶フ丨ノフノノノ
鬰的解釋: 鬰的基本解釋古同“鬱”
鬰的釋意鬰jiǎn1.女子鬢發(fā)下垂貌
2.引申為植物枝葉下垂貌
3.同"剪"
鬰的康熙字典解釋鬱【亥集上】【鬯部】康熙筆畫:29畫,部外筆畫:19畫〔古文〕《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紆物切,音罻
《說文》木叢生者
《詩·秦風(fēng)》鬱彼北林
《傳》鬱,積也
《疏》鬱積而茂盛
又《詩·豳風(fēng)》六月食鬱及薁
《傳》棣屬
《陸璣疏》其樹高五六尺,其實大如李,色正赤,食之甘
又《書·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
《疏》鬱陶,憤結(jié)積聚之意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鍾弇則鬱
《註》聲不舒揚
又《禮·內(nèi)則》鳥皫色而沙鳴鬱
《註》鬱,腐臭也
又《左傳·昭二十九年》鬱湮不育
《註》鬱,滯也
又《爾雅·釋言》鬱,氣也
《疏》謂鬱蒸之氣也
又《廣雅》鬱,長也
又《廣韻》鬱,幽也,悠思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鬱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
又水名
《山海經(jīng)》鬱水出象郡
又姓
《廣韻》出《姓苑》
《干祿字書》俗作欝
又與通
《周禮·春官》鬱人和鬱鬯,以實彝而之
《註》鄭司農(nóng)云:鬱,草名
十葉爲(wèi)貫,百二十貫爲(wèi)築,以煮之鐎中,停于祭前
鬱爲(wèi)草若蘭
鬰的說文解字解釋鬱【卷六】【林部】木叢生者
從林,省聲
迂弗切說文解字注(鬱)木叢者
依韻會本
秦風(fēng)
鬱彼北林
毛曰
鬱、積也
鄭司農(nóng)注考工記曰
惌讀如宛彼北林之宛
菀桺傳曰
菀、茂林也
桑柔傳曰
菀、茂皃
按宛菀皆卽鬱字
從林
省聲
迂弗切
十五部
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