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的信息
笄的部首: 竹
笄的拼音: jī
笄的筆畫數: 10
笄的繁體字: 笄
笄的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一一ノ丨
笄的解釋: 笄的基本解釋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及~
笄的介紹〈名〉(形聲本義:古代盤頭發(fā)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同本義[womans'large-sizedhairpin]笄,簪也
——《說文》皮弁笄
爵弁笄
——《儀禮·士冠禮》中國冠笄
——《淮南子·齊俗》玉笄綦會此冤弁之笄也
——張衡《東京賦》節(jié)縱笄總
——《禮記·內則》櫛設笄
——《儀禮·士冠禮》折委笄,此男子安發(fā)之笄也
——《國語·晉語》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設笄珥,衣阿錫
——《列子·周穆王》又如:笄珈(原指婦人首飾
亦代指婦女);笄珥(古代婦女常用以裝飾發(fā)耳的飾件);笄導(即簪導
一種首飾
用以束發(fā))〈動〉指女子十五歲成年
亦特指成年之禮字而笄之
——《公羊傳·僖公九年》既笄而孕——《國語·鄭語》
注:“女十五而笄
”又如:笄女(指成年的女兒);笄年(女子盤發(fā)插笄的年齡;成年);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指成年)笄的釋意笄(形聲本義古代盤頭發(fā)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同本義笄,簪也
--《說文》皮弁笄
爵弁笄
--《儀禮·士冠禮》中國冠笄
--《淮南子·齊俗》玉笄綦會此冤弁之笄也
--張衡《東京賦》節(jié)縱笄總
--《禮記·內則》櫛設笄
--《儀禮·士冠禮》折委笄,此男子安發(fā)之笄也
--《國語·晉語》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犢設笄珥,衣阿錫
--《列子·周穆王》又如笄珈(原指婦人首飾
亦代指婦女);笄珥(古代婦女常用以裝飾發(fā)耳的飾件);笄導(即簪導
一種首飾
用以束發(fā))笄指女笄jī〈古〉盤頭發(fā)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金~
玉~
笄的康熙字典解釋笄【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古文〕《廣韻》古奚切,音雞
《篇?!穻D人之笄,則今之簪也
本作筓
笄的說文解字解釋笄【卷五】【竹部】簪也
從竹幵聲
古兮切說文解字注(筓)旡也
旡各本作簪
今正
旡下曰
首筓也
俗作簪
戴氏曰
無冠筓而冕弁有筓
筓所以貫之於其左右
是以冠無之
凡無笄者纓
冕制
延前圓垂旒
後方
延有紐
自延左右垂
筓貫之以爲固
紘以組
自頤屈而上
左右屬之筓
垂其餘
凡冕弁筓
有筓者紘
記曰
天子冕而朱紘
諸侯冕而靑紘
士冠禮
皮弁筓
爵弁筓
朱組紘纁邊
從竹
幵聲
古兮切
古音在十二部
笄的古漢語解釋笄jī<名>古代盤頭發(fā)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
《列子·周穆王》:“正芳澤,正娥眉,設~珥
”【引】女子可以插笄的年齡,即成年
《國語·鄭語》:“既~而孕
”笄
梮的信息
梮的部首: 木
梮的拼音: jū
梮的筆畫數: 11
梮的繁體字: 梮
梮的筆順: 一丨ノ丶フ一ノフ丨フ一
梮的解釋: 梮的基本解釋走山路乘坐的東西
梮的介紹〈名〉有錐的屐,山行時安在鞋上防滑
一說為登山的轎泥行乘毳,山行則梮
——《漢書》同“挶”
抬土的工具收而場功,偫而畚梮
——《國語》梮的釋意梮yǒu1.木名
2.同"槱"
梮的康熙字典解釋梮【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唐韻》居玉切《集韻》拘玉切,音拲
輿食器
又《正韻》居六切,音掬
《前漢·溝洫志》禹治水,山行則梮
《如淳曰》梮謂以鐵爲椎頭,長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
又《集韻》衢六切,音局
《博雅》曲道,栻,梮也
梮的說文解字解釋?【卷六】【木部】舉食者
從木具聲
俱燭切說文解字注(?)所?舉食者
所?二字今補
按?梮二字同
?、四圍有周
無足
置食物其中
人舁以進
別於案者、案一人扛之
?二人對舉之也
漢書溝洫志
山行則梮
韋昭曰
梮、木器
如今轝牀
人轝以行也
左傳襄九年
陳畚梮
杜曰
梮、土轝也
梮同?
人轝、土轝與食轝形製則一
史記梮作檋
許則云山行乗欙
而盛土之梮孟子、毛傳皆謂之虆
虆卽欙字
梮卽?字
應劭注漢書曰
梮、或作欙
爲人所牽引也
此葢物重則舁之而又輓之
故曰欙
孔沖遠左傳正義作從手之挶
乃誤字也
從木
聲
俱燭切
古音在四部
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