笉髾
笉髾是由漢字"笉"(讀音:qǐn,部首:竹,筆畫數(shù):10)和漢字"髾"(讀音:shāo,部首:髟,筆畫數(shù):17)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笉髾可能表示:
- 笉(笉的基本解釋1.笑的樣子)和髾(髾的基本解釋1.頭發(fā)尾梢)的組合意義
笉的信息
笉的部首: 竹
笉的拼音: qǐn
笉的筆畫數(shù): 10
笉的繁體字: 笉
笉的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ノフ丶一
笉的解釋: 笉的基本解釋1.笑的樣子
2.筊
笉的釋意笉qǐn1.笑,笑貌
2.箁
笉的康熙字典解釋笉【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廣韻》士忍切
《玉篇》笑貌
又《集韻》此忍切,音
筊也
又羽敏切,音隕
義同
笉
髾的信息
髾的部首: 髟
髾的拼音: shāo
髾的筆畫數(shù): 17
髾的繁體字: 髾
髾的筆順: 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丨丶ノ丨フ一一
髾的解釋: 髾的基本解釋1.頭發(fā)尾梢
2.古時婦女上衣的裝飾,形如燕尾
髾的釋意髾shāo1.髻后下垂的頭發(fā)梢
2.燕尾之屬
古代婦女衣飾
3.旌旗上所垂的羽毛
髾的康熙字典解釋髾【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7畫《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韻會》師交切,音梢
髮尾
《史記·司馬相如傳》蜚纖垂髾
《又》曳彗星以爲髾
《註》髾,燕尾也
《後漢·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
《註》卽旌旗所垂之羽毛也
又《集韻》所敎切,音稍
義同
又《集韻》山巧切,音稍
毛髮長
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