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孓
笏孓是由漢字"笏"(讀音:hù,部首:竹,筆畫數(shù):10)和漢字"孓"(讀音:jué,部首:子,筆畫數(shù):3)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笏孓可能表示:
- 笏(笏的基本解釋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shí)手中所拿的狹長(zhǎng)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和孓(孓的基本解釋見〖孑孓〗)的組合意義
笏的信息
笏的部首: 竹
笏的拼音: hù
笏的筆畫數(shù): 10
笏的繁體字: 笏
笏的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ノフノノ
笏的解釋: 笏的基本解釋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shí)手中所拿的狹長(zhǎng)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
孓的信息
孓的部首: 子
孓的拼音: jué
孓的筆畫數(shù): 3
孓的繁體字: 孓
孓的筆順: フ丨丶
孓的解釋: 孓的基本解釋見〖孑孓〗
孓的介紹見“孑孓”(jiéjué)孓的釋意見孑孓”孓jué孓的康熙字典解釋孒【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畫:3畫,部外筆畫:0畫《唐韻》《集韻》居月切,音厥
《說(shuō)文》無(wú)左臂形
《博雅》孑孒,短也
又《廣韻》居竦切,音拱孑孒,井中小蟲
又《廣韻》《集韻》九勿切,音
義同
◎按《字彙》作孓,非
今改正
孓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孒【卷十四】【了部】無(wú)左臂也
從了,丿象形
居月切文三說(shuō)文解字注(孒)無(wú)臂也
大荒西經(jīng)
有人名曰吳回
奇左
是無(wú)右臂
郭注
卽奇肱也
又大荒之山有人焉
是顓頊之子
三面一臂
郭注
無(wú)左臂也
廣雅
孑孒、蜎也
郭樸云
井中小蛣蟩赤蟲也
從了
象形
居月切
十五部
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