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幬
笏幬是由漢字"笏"(讀音:hù,部首:竹,筆畫數(shù):10)和漢字"幬"(讀音:chóu,dào,部首:巾,筆畫數(shù):17)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笏幬可能表示:
- 笏(笏的基本解釋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和幬(幬的基本解釋[chóu]1.蚊帳、帷幕)的組合意義
笏的信息
笏的部首: 竹
笏的拼音: hù
笏的筆畫數(shù): 10
笏的繁體字: 笏
笏的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ノフノノ
笏的解釋: 笏的基本解釋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
幬的信息
幬的部首: 巾
幬的拼音: chóu,dào
幬的筆畫數(shù): 17
幬的繁體字: 幬
幬的筆順: 丨フ丨一丨一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一丨丶
幬的解釋: 幬的基本解釋[chóu]1.蚊帳、帷幕
《南史?卷七十?循吏傳?孫謙傳》:“夏日無幬帳,而夜臥未嘗有蚊蚋,人多異焉
”南朝梁?沈約《休沐寄懷詩》:“送日隱層閣,引月入輕幬
”2.舟車上的帷幕
《史記?卷二十三?禮書》:“大路之素幬也
”《司馬貞?索隱》:“幬,謂車蓋以素帷
”[dào]覆蓋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