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的信息
箍的部首: 竹
箍的拼音: gū
箍的筆畫數(shù): 14
箍的繁體字: 箍
箍的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一一丨フ丨フ
箍的解釋: 箍的基本解釋1.用竹篾或金屬條捆緊;用帶子之類勒住:用鐵環(huán)~木桶
他頭上~著條毛巾
2.緊緊套在東西外面的圈兒:柱子上圍了六七道金~
左胳膊上帶著紅~兒
箍的介紹〈動〉用篾或金屬條等圍束器物
如:箍木盆;箍頭管腳(管束極嚴(yán));箍擾(包圍;圍攏);箍圈(圈套);箍筋(建筑物中用來箍扎保固的鋼筋)繞纏廣聚跟小元抬頭一看,見他頭上箍著塊白手巾
——《老楊同志》〈名〉圍束器物的圈
如:鐵箍;桶箍箍的釋意箍用篾或金屬條等圍束器物繞纏廣聚跟小元抬頭一看,見他頭上箍著塊白手巾
--《老楊同志》箍〈名〉圍束器物的圈箍節(jié)兒兩箍節(jié)兒木頭一箍節(jié)兒路話只說了一箍節(jié)兒箍桶箍子銀箍子箍gū⒈竹蔑或金屬條所做的圈,用以束物竹~
鐵~
⒉用箍束物~桶
~緊木盆
箍的康熙字典解釋箍【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廣韻》古胡切《集韻》攻乎切,音孤
以篾束物也
《語錄》宋大慈寺箍桶者精《易》,程顥兄弟就質(zhì)所疑,酬應(yīng)如響
問其姓,不答
《廣東新語》下番禺諸村,皆在海島之中,大村曰大箍圍,小村曰小箍圍,言四環(huán)皆江水也
箍
莛的信息
莛的部首: 艸
莛的拼音: tíng
莛的筆畫數(shù): 9
莛的繁體字: 莛
莛的筆順: 一丨丨ノ一丨一フ丶
莛的解釋: 莛的基本解釋某些草本植物的莖:麥~兒
莛的介紹〈名〉草莖,草本植物支持第二代分支、葉或其他附屬物的部分[stemofherb,etc.]莛,《說文》曰:“莖也”
東方朔曰:“以莛撞鐘”,言其聲不可發(fā)也
——《玉篇》棍棒
用同“梃”鑄銅為鐘,削木為莛,以莛叩鐘,則鏗然而鳴
——宋·歐陽修《鐘莛說》〈量〉根,枝有草一莛,孺子折之有余,數(shù)十?dāng)?shù)百萬莛,壯夫莫誰何焉
——清·譚嗣同《論事》莛的釋意莛〈名〉草莖,草本植物支持第二代分支、葉或其他附屬物的部分莛,《說文》曰莖也”
東方朔曰以莛撞鐘”,言其聲不可發(fā)也
--《玉篇》棍棒
用同梃”鑄銅為鐘,削木為莛,以莛叩鐘,則鏗然而鳴
--宋·歐陽修《鐘莛說》莛〈量〉根,枝有草一莛,孺子折之有余,數(shù)十?dāng)?shù)百萬莛,壯夫莫誰何焉
--清·譚嗣同《論事》莛tíng草木植物的莖稻~兒
油菜~
莛的康熙字典解釋莛【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唐丁切,音廷
《說文》莖也
《前漢·東方朔傳》以莛撞鐘
《註》謂槀莛也
《玉篇》言其聲不可發(fā)也
《韓愈詩》有如寸莛撞巨鐘
又《莊子·齊物論》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爲(wèi)一
《司馬註》莛,屋梁也
又《唐韻》《正韻》徒鼎切《集韻》待頂切,音挺
義同
莛的說文解字解釋莛【卷一】【艸部】莖也
從艸廷聲
特丁切說文解字注(莛)莖也
說苑
建天下之鳴鐘
撞之以莛
從艸
廷聲
特丁切
十一部
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