篍圀
篍圀是由漢字"篍"(讀音:qiū,部首:竹,筆畫數(shù):15)和漢字"圀"(讀音:guó,部首:囗,筆畫數(shù):9)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篍圀可能表示:
- 篍(篍的基本解釋1.竹簫)和圀(圀的基本解釋古同“國”)的組合意義
篍的信息
篍的部首: 竹
篍的拼音: qiū
篍的筆畫數(shù): 15
篍的繁體字: 篍
篍的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ノ一丨ノ丶丶ノノ丶
篍的解釋: 篍的基本解釋1.竹簫
2.吹筒,古代用于警戒或督役的哨子
圀的信息
圀的部首: 囗
圀的拼音: guó
圀的筆畫數(shù): 9
圀的繁體字: 圀
圀的筆順: 丨フノ丶丶一フノ一
圀的解釋: 圀的基本解釋古同“國”
圀的釋意圀guó同"國"
圀的康熙字典解釋圀【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6畫《玉篇》古文國字
註詳八畫
唐武后所作
《正字通》唐武后時,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請以武鎮(zhèn)之,又有言武在囗中,與困何異,復攺爲圀
八方土地
圀的說文解字解釋國【卷六】【囗部】邦也
從囗從或
古惑切說文解字注(國)邦也
邑部曰
邦、國也
按邦國互訓
渾言之也
周禮注曰
大曰邦
小曰國
邦之所居亦曰國
析言之也
從囗
從或
戈部曰
或、邦也
古或國同用
邦封同用
古惑切
一部
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