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夊
織夊是由漢字"織"(讀音:zhī,zhì,部首:糹,筆畫數(shù):18)和漢字"夊"(讀音:suī,部首:夂,筆畫數(shù):3)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織夊可能表示:
- 織(織的基本解釋[zhī]1.製作布帛之總稱)和夊(夊的基本解釋〔~~〕古同“綏綏”,慢慢行走的樣子,如“雄狐~~)的組合意義
織的信息
織的部首: 糹
織的拼音: zhī,zhì
織的筆畫數(shù): 18
織的繁體字: 織
織的筆順: フフ丶丶丶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フノ丶
織的解釋: 織的基本解釋[zhī]1.製作布帛之總稱
2.編織
3.搜羅
4.比喻客觀事物紛繁交錯
5.比喻思想情緒紛亂糾結(jié)
[zhì]1.用染絲織成的絲織品
2.通“幟”
旗幟;標(biāo)志
夊的信息
夊的部首: 夂
夊的拼音: suī
夊的筆畫數(shù): 3
夊的繁體字: 夊
夊的筆順: ノフ丶
夊的解釋: 夊的基本解釋〔~~〕古同“綏綏”,慢慢行走的樣子,如“雄狐~~
”(今作“有狐綏綏”)
夊的釋意夊suī1.緩行貌
參見"夊夊"
夊的康熙字典解釋夊【丑集下】【夊部】康熙筆畫:3畫,部外筆畫:0畫《唐韻》息遺切《集韻》山垂切,音衰
行遲貌
《說文》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
《精薀》安行也
又《廣韻》楚危切《集韻》初危切,音吹
義同
又《玉篇》古文綏字
註詳糸部七畫
夊的說文解字解釋夊【卷五】【夊部】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
凡夊之屬皆從夊
楚危切說文解字注(夊)行遟曳夊夊也
也字今補(bǔ)
曲禮曰
行不舉足
車輪曳踵
玉藻曰
圈豚行不舉足
齊如流
注云
孔子執(zhí)圭、足縮縮如有循是也
玉篇曰
詩云雄狐夊夊
今作綏
象人?脛有所躧也
通俗文
履不箸跟曰屣
屣同躧
躧屣古今字也
行遟者、如有所拕曳然
故象之
楚危切
玉篇思隹切
十五部
凡夊之屬皆從夊
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