繰郲
繰郲是由漢字"繰"(讀音:qiāo,sāo,zǎo,部首:糹,筆畫數(shù):19)和漢字"郲"(讀音:lái,部首:阝,筆畫數(shù):10)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繰郲可能表示:
- 繰(繰的基本解釋[qiāo]同“繑”)和郲(郲的基本解釋1.古國名,中國春秋時(shí)被齊所滅)的組合意義
繰的信息
繰的部首: 糹
繰的拼音: qiāo,sāo,zǎo
繰的筆畫數(shù): 19
繰的繁體字: 繰
繰的筆順: 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ノ丶
繰的解釋: 繰的基本解釋[qiāo]同“繑”
亦作“鏒”
一種縫紉方法
把布邊往裡捲,然後藏著針腳縫
[sāo]同“繅”
抽絲
[zǎo]1.深青帶紅色之帛
2.冕旒的繩子
郲的信息
郲的部首: 阝
郲的拼音: lái
郲的筆畫數(shù): 10
郲的繁體字: 郲
郲的筆順: 一ノ丶ノ丶丨ノ丶フ丨
郲的解釋: 郲的基本解釋1.古國名,中國春秋時(shí)被齊所滅
故地在今山東省龍口市萊子城一帶
亦作“萊”
2.古地名,中國春秋時(shí)屬鄭,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厘城舊址
3.姓
郲的釋意?郲的康熙字典解釋郲【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地名
《春秋·隱十一年》公會鄭伯于時(shí)來
《註》時(shí)來,郲也
滎陽縣東有釐城,鄭地也
又山名
《前漢·王尊傳》行部至卭郲
《註》卭郲,山名也,在蜀郡嚴(yán)道縣
又《廣韻》落猥切,音磥
郲,不平貌
郲的說文解字解釋萊【卷一】【艸部】蔓華也
從艸來聲
洛哀切說文解字注(萊)蔓華也
今釋艸作釐、蔓華
許所見作萊
小雅北山有萊之萊
未知卽此與不也
經(jīng)典多用爲(wèi)艸萊字
從艸
來聲
洛哀切
一部
籒文作?
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