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浥
繼浥是由漢字"繼"(讀音:jì,部首:糹,筆畫數(shù):20)和漢字"浥"(讀音:yì,部首:氵,筆畫數(shù):10)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繼浥可能表示:
- 繼(繼的基本解釋見“繼”)和浥(浥的基本解釋濕潤:朝雨~塵)的組合意義
繼的信息
繼的部首: 糹
繼的拼音: jì
繼的筆畫數(shù): 20
繼的繁體字: 繼
繼的筆順: フフ丶丶丶丶フフ丶フフ丶一フフ丶フフ丶フ
繼的解釋: 繼的基本解釋見“繼”
浥的信息
浥的部首: 氵
浥的拼音: yì
浥的筆畫數(shù): 10
浥的繁體字: 浥
浥的筆順: 丶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フ
浥的解釋: 浥的基本解釋濕潤:朝雨~塵
浥的介紹〈動(dòng)〉(形聲
從水,邑聲
本義:濕潤)同本義渭城朝雨浥輕塵
——王維《渭城曲》又如:浥浥(潤濕的樣子);浥爛(潮濕霉?fàn)€)浥的康熙字典解釋浥【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唐韻》於及切《集韻》《韻會》乙及切《正韻》乙入切,音邑
《說文》濕也
又漬潤也
《詩·召南》厭浥行露
又《廣韻》於業(yè)切《集韻》乙業(yè)切,音裛
義同
又《集韻》乙俠切,音
窊陷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踰波趨浥
《註》趨浥,輸于淵也
又乙甲切,音押
水流下貌
《郭璞·江賦》乍浥乍堆
浥的說文解字解釋浥【卷十一】【水部】溼也
從水邑聲
於及切說文解字注(浥)溼也
召南毛傳曰
厭浥、溼意也
從水
邑聲
於及切
七部
浥的古漢語解釋浥yì<動(dòng)>沾濕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yà①<名>深水潭
司馬相如《上林賦》:“逾波趨~,涖涖下瀨
”②<形>水往下流的樣子
郭璞《江賦》:“乍~乍堆
”【浥浥】香氣濃盛
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