羱饢
羱饢是由漢字"羱"(讀音:yuán,部首:羊,筆畫數(shù):16)和漢字"饢"(讀音:náng,部首:飠,筆畫數(shù):30)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羱饢可能表示:
- 羱(羱的基本解釋〔羱羊〕也叫北山羊)和饢(饢的基本解釋義未詳)的組合意義
羱的信息
羱的部首: 羊
羱的拼音: yuán
羱的筆畫數(shù): 16
羱的繁體字: 羱
羱的筆順: 丶ノ一一一ノ一ノ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羱的解釋: 羱的基本解釋〔羱羊〕也叫北山羊
生活在高山地區(qū)的一種野生羊
形似家養(yǎng)山羊而大,雌雄均有角,雄羊角大,向后彎曲
羱的釋意羱yuán羱羊,形狀像羊但較大,吃草,生活在高山地帶
羱的康熙字典解釋羱【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廣韻》五丸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五官切,音岏
或作羱
羱羊角,大者可爲(wèi)器
《爾雅·釋畜》羱如羊
《註》羱羊,似吳羊而大角,角橢,出西方
《埤雅》羱羊善鬬
一云狀若騾而羣行,暑天塵霧在其角上,生草戴行,愛之獨(dú)寢
又《廣韻》愚袁切《集韻》同俱音元
義同
或作
羱
饢的信息
饢的部首: 飠
饢的拼音: náng
饢的筆畫數(shù): 30
饢的繁體字: 饢
饢的筆順: 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一丨フ一丨丶フ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饢的解釋: 饢的基本解釋義未詳
饢的康熙字典解釋【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7畫《字彙》魯堂切,音郞
羹也
《正字通》按羹本音庚,俗因左傳地名不羹音郞,楚辭讀羹如郞,臆造字,羹實(shí)無名
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