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漰
翹漰是由漢字"翹"(讀音:qiáo,qiào,部首:羽,筆畫(huà)數(shù):18)和漢字"漰"(讀音:pēng,bēn,部首:氵,筆畫(huà)數(shù):14)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翹漰可能表示:
- 翹(翹的基本解釋[qiáo]1.鳥(niǎo)尾的長(zhǎng)羽)和漰(漰的基本解釋[pēng]象聲詞,波濤相互沖擊發(fā)出的聲音)的組合意義
翹的信息
翹的部首: 羽
翹的拼音: qiáo,qiào
翹的筆畫(huà)數(shù): 18
翹的繁體字: 翹
翹的筆順: 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一一ノフフ丶一フ丶一
翹的解釋: 翹的基本解釋[qiáo]1.鳥(niǎo)尾的長(zhǎng)羽
2.指鳥(niǎo)尾
3.舉起
4.啟發(fā)
5.揭露
6.茂盛
7.特出;傑出的人才
8.高;危
9.婦女的一種首飾
10.樂(lè)器名
[qiào]1.向上昂起
2.舊時(shí)女子纏足,所穿的鞋頭向上翹,因以“翹”指女子的腳
漰的信息
漰的部首: 氵
漰的拼音: pēng,bēn
漰的筆畫(huà)數(shù): 14
漰的繁體字: 漰
漰的筆順: 丶丶一丨フ丨ノフ一一ノフ一一
漰的解釋: 漰的基本解釋[pēng]象聲詞,波濤相互沖擊發(fā)出的聲音
[bēn]古通“奔”:“頹波~注,沖擊橫山
”漰的介紹1.漰[pēng]漰[pēng]〈名〉水激聲
如:漰沛(水流聲);漰泙(大水奔騰沖激的聲音);漰渤(水浪聲);漰漰(大水相擊聲);漰渤(波濤相擊聲);漰澌(水流聲);漰濞(波濤相激聲)堰壩漰口江如練,蠶崖雪似銀
——唐·杜甫《贈(zèng)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一說(shuō)為地名,在四川彭川山澗之水山上有水曰涀,山下有水曰淀,山澗有水曰漰
——宋·韓拙《山水純?nèi)贰磩?dòng)〉澆水
如:漰死(澆滅)漰的釋意漰pēng1.水激聲
參見(jiàn)"漰湱"
2.山澗之水
3.用同"噴"
噴濺
4.堰壩
漰的康熙字典解釋漰【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huà):15畫(huà),部外筆畫(huà):11畫(huà)《廣韻》普朋切《集韻》披朋切,音堋
漰渤,水擊聲
《郭璞·江賦》鼓?窟以漰渤
又漰口,地名,在彭川
《杜甫詩(shī)》漰口江如練
又與堋同
《寰宇記》漰作堋
蜀人謂堰爲(wèi)堋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
義同
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