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的信息
舅的部首: 臼
舅的拼音: jiù
舅的筆畫數(shù): 13
舅的繁體字: 舅
舅的筆順: ノ丨一フ一一丨フ一丨一フノ
舅的解釋: 舅的基本解釋1.舅父,稱母親的兄、弟
2.舅子,稱妻子的兄、弟
3.古稱丈夫的父親:~姑(公婆)
舅的介紹〈名〉(形聲
從男,臼聲
本義:舅父,指母之兄或弟)同本義[mother'sbrother]母之兄、弟
妻之父為外舅,從男,臼聲
凡異姓之稱,不得稱父,則舅之
——《說文》王之元舅
——《詩·大雅·崧高》于舅家見
——宋·王安石《傷仲永》復(fù)到舅家
又如:舅氏(對(duì)舅的尊稱);舅公(父親的舅父);舅弟(舅父的兒子,年紀(jì)小于自己的
即表弟);舅兄(舅父之子年長(zhǎng)于己者)妻的弟或兄[wife'sbrother]
如:妻舅;小舅子[古]∶古代稱丈夫的父親[husband'sfather]舅在則君舅,舅沒則曰先舅
——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吾舅死于虎
——《禮記·檀弓》又如:舅姑(公婆)稱妻之父[wife’sfather]婿親迎,見于舅姑
——《禮記·坊記》古時(shí)天子稱異姓大邦諸侯為伯舅,異姓小邦諸侯為叔舅
又諸侯稱異姓大夫?yàn)榫诵“顒t曰叔舅
——《儀禮·覲禮》使孔賜伯舅胙
——《左傳·僖公九年》舅的釋意舅(形聲
從男,臼聲
本義舅父,指母之兄或弟)同本義母之兄、弟
妻之父為外舅,從男,臼聲
凡異姓之稱,不得稱父,則舅之
--《說文》王之元舅
--《詩·大雅·崧高》于舅家見
--宋·王安石《傷仲永》復(fù)到舅家
又如舅氏(對(duì)舅的尊稱);舅公(父親的舅父);舅弟(舅父的兒子,年紀(jì)小于自己的
即表弟);舅兄(舅父之子年長(zhǎng)于己者)妻的弟或兄舅在則君舅,舅沒則曰先舅
--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吾舅死于虎
--《禮舅jiù⒈母親的弟或兄~父
~~好
⒉妻子的弟或兄大~子
妻~
⒊〈古〉稱丈夫的父親~姑(公婆)
舅的康熙字典解釋舅【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廣韻》其久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巨九切,音臼
《爾雅·釋親》母之晜弟爲(wèi)舅,母之從父晜弟爲(wèi)從舅
《詩·秦風(fēng)》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又《大雅》王之元舅,文武是憲
又《爾雅·釋親》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
《禮·內(nèi)則》婦事舅姑,如事父母
又《爾雅·釋親》妻之父爲(wèi)外舅
又姓
《姓譜》晉大夫舅犯之後
又通作咎
《儀禮·士昏禮註》古文舅皆作咎
《天子傳》咎氏
《郭璞註》咎猶舅也
又《韻補(bǔ)》葉暨幾切,音麂
《前漢·敘傳》遭成之逸,政自諸舅
陽平作威,誅加卿宰
宰,獎(jiǎng)里切
又《易林》潔身白齒,衰老復(fù)起
多孫衆(zhòng)子,宜利姑舅
又葉跽許切,音矩
《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曰吁,伯父叔舅
各安爾位,訓(xùn)厥甿畮
畮音姥
舅的說文解字解釋舅【卷十三】【男部】母之兄弟爲(wèi),妻之父爲(wèi)外
從男臼聲
其久切說文解字注(舅)母之兄弟爲(wèi)舅
釋親曰
母之晜弟爲(wèi)舅
毛傳同
按周人謂兄爲(wèi)晜也
舅之言舊也
猶姑之言故也
父之昆弟偁父
母之昆弟不得偁父
故偁舅
凡同姓可偁父
凡異姓不可偁父
故舅之也
今俗人言舅父者、非也
母之父母曷爲(wèi)曰外王父、外王母與
父之父母?jìng)犕醺竿跄?br>故母之父母得偁王父王母而外以別之也
父之昆弟偁從父
故母之?妹偁從母也
舍是則異姓無有偁父母者也
異姓可偁舅
故婦偁夫之父曰舅
男子偁妻之父曰外舅
母之從父昆弟曰從舅
又偁父之舅曰大舅
見後漢書
大者、今太字
妻之父爲(wèi)外舅
男子於妻父亦言舅
對(duì)妻之舅吾父爲(wèi)偁也
母之昆弟不曰外舅者、妻黨之別於母黨也
從男
臼聲
其九切
三部
舅的古漢語解釋舅jiù①<名>舅舅;舅父;母親的兄弟
《陳情表》:“行年四歲,~奪母志
”②<名>公公;丈夫的父親
《柳毅傳》:“既而將訴于~姑,~姑愛其子,不能御
”【舅姑】⒈丈夫的父母,公公婆婆
⒉妻的父母,岳父岳母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