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的信息
舒的部首: 人
舒的拼音: shū
舒的筆畫數(shù): 12
舒的繁體字: 舒
舒的筆順: ノ丶一一丨丨フ一フ丶フ丨
舒的解釋: 舒的基本解釋1.伸展;寬解(拘束或憋悶狀態(tài)):~眉展眼
~經(jīng)活血
~了一口氣
2.緩慢;從容:~徐(緩慢)
~緩
3.姓
舒的介紹1.舒[Shū]2.舒[shū]舒[Shū]〈名〉古國名
春秋時為徐所滅
后置縣,故城在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姓舒[shū]〈動〉(會意兼形聲
從舍,從予,予亦聲
本義:伸展,舒展)同本義舒,伸也
——《說文》匪安匪舒
——《詩·大雅·江漢》舒,展也
——《廣雅》舒勃,展也
東齊之間,凡展物謂之舒勃
——《方言亢》贏縮卷舒
——《淮南子·本經(jīng)》
注:“舒,散也
”舒憂娛哀
——《楚辭·懷沙》然而蛾臉不舒,巾袖無光
——唐·李朝威《柳毅傳》在那里舒頭探腦價望
——《水滸傳》把拳頭舒過來
——《儒林外史》又如:舒卷(張開或卷起);舒手(松手;伸手);舒頭(伸頭);舒直立(伸腰直立);舒勃(開展,展開);舒眉(展眉
快樂無憂的樣子);舒嘯(舒懷嘯歌);舒筋活血(使筋肉舒適,血脈流通);舒啟(伸展);舒達(伸展分布);舒布(展開;散布)展現(xiàn)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當(dāng)戶照綢繆
——宋·蘇軾《浣溪沙》宣泄積滯,抒發(fā)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
——漢·司馬遷《報任安書》又如:舒憤(抒發(fā)憤懣);舒憂(抒發(fā)憂思,憂慮);舒泄(抒發(fā),發(fā)泄);舒和(抒發(fā)陽和之氣);舒情(抒發(fā)情懷);舒瀉(抒發(fā),發(fā)泄)〈形〉徐;遲緩;舒緩舒,舒緩也
——《說文》舒,緩也
——《爾雅》舒,遲也
——《廣雅》舒而脫脫兮
——《詩·召南·野有死麕》舒窈糾兮
——《詩·陳風(fēng)·月出》
傳:“遲也
”君子容舒遲
——《禮記·玉藻》又如:舒舒(緩慢的祥子);舒和(舒緩和順);舒揚(舉止從容不迫);舒暇(從容不迫貌);舒遲(猶舒徐
從容不迫貌);舒慢(遲緩懈怠);舒徐(自如;從容不迫)舒暢賓客意少舒
——林嗣環(huán)《口技》又如:舒攤(舒適);舒懷(開懷;心情舒暢);舒舒(心胸安和寬廣的樣子)寬;廣闊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毛澤東《水調(diào)歌頭游泳》〈副〉徐緩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舒的釋意舒(會意兼形聲
從舍,從予,予亦聲
本義伸展,舒展)同本義舒,伸也
--《說文》匪安匪舒
--《詩·大雅·江漢》舒,展也
--《廣雅》舒勃,展也
東齊之間,凡展物謂之舒勃
--《方言亢》贏縮卷舒
--《淮南子·本經(jīng)》
注舒,散也
”舒憂娛哀
--《楚辭·懷沙》然而蛾臉不舒,巾袖無光
--唐·李朝威《柳毅傳》在那里舒頭探腦價望
--《水滸傳》把拳頭舒過來
--《儒林外史》又如舒卷(張開或卷起);舒手(松手;伸手);舒頭(伸頭);舒直立(伸腰直立);舒勃(開展,展開);舒眉(展眉
快樂無憂舒shū⒈展開,寬解,身心愉快~展
~暢
~筋活血
~坦
~適
~服
⒉遲緩,從容~緩
~步
舒的康熙字典解釋舒【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廣韻》商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
《說文》伸也
《博雅》舒,展也
《揚子·方言》舒,勃展也
東齊之閒凡展物謂之舒勃
又《廣韻》緩也,遲也,徐也
《爾雅·釋詁》舒,敘也
《詩·大雅》王舒保作
《傳》舒,徐也
《釋文》舒,序也
《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
《疏》舒遲,閒雅也
《淮南子·原道訓(xùn)》柔弱以靜,舒安以定
《註》舒,詳也
又《爾雅·釋詁》緒也
《註》又爲(wèi)端緒
又《韻會》散也,開也
又國名
《詩·魯頌》荊舒是懲
《疏》舒,楚之與國
《春秋·僖三年》徐人取舒
《註》舒國,今廬江舒縣
《韻會》唐置舒州,宋改安慶府
又《左傳·襄二十三年》明日將復(fù)戰(zhàn),期于壽舒
《註》壽舒,莒地
又姓
唐舒元興
又鼎名
《左傳·定六年》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鑑
《疏》舒鼎,鼎名
又《博雅》月御謂之望舒
《抱樸子·喻蔽卷》羲和昇光以啟旦,望舒曜景以灼夜
又《禮·內(nèi)則》舒鴈翠,鵠鴞胖,舒鳧翠
《註》舒鴈,鵝也
舒鳧,鶩也
又《韻會》通作荼
《史記·建元以來侯表》荊荼是徵
《註》荼,音舒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斵目必荼
《註》荼,讀爲(wèi)舒
古文舒荼假借字
又《五音集韻》羊茹切
與豫同
《晉書·地理志》豫,飾也
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
舒讀作豫
又《韻補》葉商支切,音詩
《越采葛婦歌》增封益地賜羽奇,幾杖茵蓐諸侯儀
羣臣拜舞天顏舒,我王何憂不能移
舒的說文解字解釋舒【卷四】【予部】伸也
從舍從予,予亦聲
一曰舒,緩也
傷魚切說文解字注(舒)伸也
經(jīng)傳或假荼
或假豫
從予
物予人得伸其意
舍聲
此依鍇本
今鍇本作從舍予聲者、淺人不知舍之古音而改之也
傷魚切
五部
一曰舒緩也
此與糸部紓音義皆同
舒的古漢語解釋舒shū①<動>舒展;展開
《柳毅傳》:“然而娥臉不~
”②<動>放開;開
《歸去來兮辭》:“登東皋以~嘯,臨清流而賦詩
”③<動>舒緩;松弛
《口技》:“賓客意少~,稍稍正坐
”④<動>伸展;伸
《范進中舉》:“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過來
”舒的謎語1.一心為別人(打一漢字)舒
桁的信息
桁的部首: 木
桁的拼音: héng,háng
桁的筆畫數(shù): 10
桁的繁體字: 桁
桁的筆順: 一丨ノ丶ノノ丨一一丨
桁的解釋: 桁的基本解釋[héng]檁:~條
~架
[háng]1.古代的一種刑具
2.衣架:“還視~上無懸衣”
桁的介紹1.桁[háng]2.桁[héng]桁[háng]〈名〉古代用于加在囚犯頸部的一種木刑具
如:桁楊刀鋸(各種刑具)浮橋
如:桁渡(渡橋)另見héng桁[héng]〈名〉梁上或門框、窗框等上的橫木屋桁,屋橫木也
——《玉篇》桁梧復(fù)疊
——《文選·曹植·洛神賦》
注:“桁,梁上所施也
”又如:桁架葬具
長而矮的木幾,用來擺設(shè)陪葬的明器,埋入壙內(nèi)皆木桁,久之
——《禮儀》另見háng桁的釋意桁〈名〉古代用于加在囚犯頸部的一種木刑具浮橋桁楊桁〈名〉梁上或門框、窗框等上的橫木屋桁,屋橫木也
--《玉篇》桁梧復(fù)疊
--《文選·曹植·洛神賦》
注桁,梁上所施也
”又如桁架葬具
長而矮的木幾,用來擺設(shè)陪葬的明器,埋入壙內(nèi)皆木桁,久之
--《禮儀》桁架桁héng梁上的橫木(檁子)
桁háng1.大械
古代加在犯人頸上或腳上的刑具
2.航,浮橋
3.量詞
用于成橫行的東西
桁hàng1.衣架
2.指曬衣竿
桁的康熙字典解釋桁【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衡
《玉篇》屋桁,屋橫木也
又葬具
《儀禮·旣夕》皆木桁久之
《註》久當(dāng)爲(wèi)灸,所以蓋也
苞筲甕甒之屬,以木桁塞其口也
又《唐韻》胡郞切《集韻》《韻會》寒剛切《正韻》胡剛切,音杭
械也
《類篇》木在足曰械,大械曰桁
《莊子·在宥篇》桁楊相推,獄相望
又與航同
浮橋也
《晉書·溫嶠傳》嶠討王敦,燒朱雀桁以挫其鋒
又《集韻》《正韻》下浪切《韻會》合浪切,航去聲
椸也
《古樂府·東門行》還視桁上無懸衣
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