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的信息
茅的部首: 艸
茅的拼音: máo
茅的筆畫數(shù): 8
茅的繁體字: 茅
茅的筆順: 一丨丨フ丶フ丨ノ
茅的解釋: 茅的基本解釋1.白茅
2.(Máo)姓
茅的介紹〈名〉(形聲
從艸,矛聲
本義:草名
即白茅,俗稱茅草)同本義茅,菅也
——《說文》
按,菅之不滑澤有毛者,可縮酒;又以為藉
藉用白茅
——《易·大過》晝爾于茅
——《詩(shī)·豳風(fēng)·七月》祭祀共蕭茅
——《周禮·甸師》白華菅兮,白茅束兮
——《詩(shī)·小雅·白華》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孟子·盡心下》爾貢包茅不入
——《左傳·僖公四年》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又如:茅飛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
瓊茅是一種多年生的草,古人以為靈驗(yàn),用瓊茅來占卜吉兇稱為茅卜);茅店(茅草搭蓋的客店
指簡(jiǎn)陋的旅舍);茅茹(茅根相牽連的樣子
喻同類事物之相互牽引);茅茨(茅草屋
上古房屋都是茅頂,殷墟出土的宮室屋頂都覆以茅草);茅塞(茅草蔽塞山路,不能通行
比喻人心遭受物欲蒙蔽,不能通透義理);茅屋采椽(用茅草蓋屋頂,柞木做屋櫞
比喻居處的儉樸)茅屋,簡(jiǎn)陋的居住
如:茅舍(茆舍
茅屋);茅店(用茅草蓋成的旅舍
言其簡(jiǎn)陋);茅茨(茆茨
茅屋;亦指簡(jiǎn)陋的居室
引申為平民里巷);茅軒(茅舍);茅堂(茆堂
草蓋的屋舍)借指茅土之封
如:茅土(指王、侯的封爵
古天子分封王、侯時(shí),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壇,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為受封者得以有國(guó)建社的表征);茅社(茆社
古天子分封諸侯,授之茅土,使歸國(guó)立社,稱作茅社)姓通“旄”
竿頂用旄牛尾做裝飾的旗幟[ancientflagwithyak'stail]鄭伯肉袒,左執(zhí)茅旌,右執(zhí)鸞刀,以逆莊王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茅的釋意茅(形聲
從苃,矛聲
本義草名
即白茅,俗稱茅草)同本義茅,菅也
--《說文》
按,菅之不滑澤有毛者,可縮酒;又以為藉
藉用白茅
--《易·大過》晝爾于茅
--《詩(shī)·豳風(fēng)·七月》祭祀共蕭茅
--《周禮·甸師》白華菅兮,白茅束兮
--《詩(shī)·小雅·白華》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孟子·盡心下》爾貢包茅不入
--《左傳·僖公四年》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又如茅飛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
瓊茅是一種多年生的茅、茆máo⒈⒉茅的康熙字典解釋茅【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莫交切《韻會(huì)》謨交切,音貓
《說文》管也
《易·泰卦》拔茅連茹
《詩(shī)·召南》白茅包之
《書·禹貢》包匭菁茅
《蔡邕·獨(dú)斷》天子大社,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謂之授茅土
《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
《註》時(shí)楚以茅爲(wèi)旌識(shí)
又國(guó)名
《左傳·襄二十四年》凡、蔣、郉、茅
《註》高平昌邑縣西有茅鄕
又享名
《史記·魏世家註》脩武軹縣有茅亭
又門名
《說苑》楚太子立于茅門之外
又山名
《晉書·許邁傳》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
又姓
《通志·氏族略》茅氏,周公之後,子孫以國(guó)爲(wèi)氏,秦有茅焦
又《韻補(bǔ)》迷侯切,音矛
《屈原·離騷》時(shí)紛其變易兮,又何以淹留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爲(wèi)茅
又《類篇》莫佩切
茅蒐,蒨草
又《集韻》眉鑣切,音苗
《易·泰卦》拔茅連茹
鄭讀作苗
茅的說文解字解釋茅【卷一】【艸部】菅也
從艸矛聲
莫交切說文解字注(茅)菅也
按統(tǒng)言則茅菅是一
析言則菅與茅殊
許菅茅互訓(xùn)
此從統(tǒng)言也
陸璣曰
菅似茅而滑澤、無毛
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韌宜爲(wèi)索
漚乃尤善矣
此析言也
從艸
矛聲
莫交切
古音在三部
可縮酒、爲(wèi)藉
各本無此五字
依韻會(huì)所引補(bǔ)
縮酒見左傳
爲(wèi)藉見周易
此與葰可以香口、蒻可以爲(wèi)蘋席一例
茅的古漢語解釋茅máo<名>茅草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hào),卷我屋上三重~
”《商山早行》:“雞聲~店月,人跡板橋霜
”【茅茨】茅草屋頂
【茅塞】被茅草堵塞,比喻思路閉塞
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