萓畖
萓畖是由漢字"萓"(讀音:yí,部首:艸,筆畫數(shù):11)和漢字"畖"(讀音:wā,部首:田,筆畫數(shù):10)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萓畖可能表示:
- 萓(萓的基本解釋〔~莮〕同“宜男”,即“萱草”)和畖(畖的基本解釋畖底(Wādǐ),地名,在山西)的組合意義
萓的信息
萓的部首: 艸
萓的拼音: yí
萓的筆畫數(shù): 11
萓的繁體字: 萓
萓的筆順: 一丨丨丶丶フ丨フ一一一
萓的解釋: 萓的基本解釋〔~莮〕同“宜男”,即“萱草”
一種草本植物,花即黃花菜,供食用,根入藥
萓的康熙字典解釋萓【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集韻》魚羈切,音宜
《玉篇》萓莮草卽鹿蔥也
本作宜
萓
畖的信息
畖的部首: 田
畖的拼音: wā
畖的筆畫數(shù): 10
畖的繁體字: 畖
畖的筆順: 丨フ一丨一ノノフ丶丶
畖的解釋: 畖的基本解釋畖底(Wādǐ),地名,在山西
畖的介紹——“畖留”(Wāliú):地名
故址在今山西省新絳縣境內(nèi)
如:畖底(在山西)畖的釋意畖wā1.見"畖留"
畖的康熙字典解釋畖【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集韻》烏瓜切,音窊
畖留,地名
在絳
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