葼欦
葼欦是由漢字"葼"(讀音:zōng,部首:艸,筆畫數(shù):12)和漢字"欦"(讀音:qiān,xiān,部首:欠,筆畫數(shù):8)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葼欦可能表示:
- 葼(葼的基本解釋1.細(xì)樹枝:“弱~系實(shí))和欦(欦的基本解釋[qiān]1.含笑)的組合意義
葼的信息
葼的部首: 艸
葼的拼音: zōng
葼的筆畫數(shù): 12
葼的繁體字: 葼
葼的筆順: 一丨丨ノ丶フ丨ノ丶ノフ丶
葼的解釋: 葼的基本解釋1.細(xì)樹枝:“弱~系實(shí)
”2.古書上說的一種草:“蓼蕺~薺
”葼的釋意葼zōng1.樹木的細(xì)枝
2.草名
葼的康熙字典解釋葼【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huì)》祖叢切,音騣
《博雅》小也
《說文》木細(xì)枝也
《揚(yáng)子·方言》木細(xì)枝謂之杪,靑、齊、兗、冀閒謂之葼
故傳曰:慈母之怒子也,雖折葼笞之,其惠存焉
又草名
《謝靈運(yùn)·山居賦》蓼蕺葼薺
《謝朓詩》弱葼旣蔥翠,輕莎方靃靡
又染草
《漢宮儀》葼園供染綠紋綬
葼的說文解字解釋葼【卷一】【艸部】靑齊沇冀謂木細(xì)枝曰葼
從艸?聲
子紅切說文解字注(葼)靑齊兗冀謂木細(xì)枝曰葼
見方言
引傳曰
母之怒子也
雖折葼笞之
其惠存焉
從艸
?聲
子紅切
九部
葼
欦的信息
欦的部首: 欠
欦的拼音: qiān,xiān
欦的筆畫數(shù): 8
欦的繁體字: 欦
欦的筆順: ノ丶丶フノフノ丶
欦的解釋: 欦的基本解釋[qiān]1.含笑
2.多智
[xiān]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