蒨咊
蒨咊是由漢字"蒨"(讀音:qiàn,部首:艸,筆畫數(shù):13)和漢字"咊"(讀音:hé,部首:口,筆畫數(shù):8)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蒨咊可能表示:
- 蒨(蒨的基本解釋同“茜(qiàn)”)和咊(咊的基本解釋古同“和”)的組合意義
蒨的信息
蒨的部首: 艸
蒨的拼音: qiàn
蒨的筆畫數(shù): 13
蒨的繁體字: 蒨
蒨的筆順: 一丨丨ノ丨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蒨的解釋: 蒨的基本解釋同“茜(qiàn)”
蒨的康熙字典解釋蒨【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唐韻》倉甸切,音倩
草盛貌
《左思·吳都賦》夏曄冬蒨
《湛方生·稻苗讚》蒨蒨嘉穀
又鮮明貌
《束皙·補(bǔ)白華詩》蒨蒨士子
又《儀禮·士冠禮註》齊人名蒨爲(wèi)韎韐
又木名
《山海經(jīng)》敖岸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
《郭註》說者曰:蒨、舉,皆木名也
《集韻》又與、茜通
蒨
咊的信息
咊的部首: 口
咊的拼音: hé
咊的筆畫數(shù): 8
咊的繁體字: 咊
咊的筆順: 丨フ一ノ一丨ノ丶
咊的解釋: 咊的基本解釋古同“和”
咊的康熙字典解釋咊【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5畫《玉篇》古文和字
註詳本畫
咊的說文解字解釋咊【卷二】【口部】相譍也
從口禾聲
戶戈切說文解字注(和)相應(yīng)也
從口
禾聲
古唱和字不讀去聲
戶戈切
十七部
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