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的信息
薇的部首: 艸
薇的拼音: wēi
薇的筆畫數(shù): 16
薇的繁體字: 薇
薇的筆順: 一丨丨ノノ丨丨フ丨一ノフノ一ノ丶
薇的解釋: 薇的基本解釋1.白薇,多年生草本植物
莖直立,葉橢圓形,對(duì)生
根供藥用
2.大巢菜
可作飼料、綠肥
薇的介紹〈名〉草名,又名“大巢菜”[bushvetch,hedgevetch]
一種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Viciasepium),花紫紅色,結(jié)寸許長(zhǎng)扁莢,中有種子五六粒,可吃
又名“野豌豆”采薇而食之
——《史記·伯夷傳》采薇而食者
——明·顧炎武《復(fù)庵記》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還杖藜
——方文《訪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又如:薇藿(薇,菜名,又名野豌豆;藿為豆葉
指貧者所吃的食物)指薔薇碧腦浮冰,紅薇染露
——宋·周密《天香》薇的釋意薇〈名〉草名,又名大巢菜”采薇而食之
--《史記·伯夷傳》采薇而食者
--明·顧炎武《復(fù)庵記》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還杖藜
--方文《訪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又如薇藿(薇,菜名,又名野豌豆;藿為豆葉
指貧者所吃的食物)指薔薇碧腦浮冰,紅薇染露
--宋·周密《天香》薇wēi薇菜,也叫"巢菜"或"野豌豆"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紫色
嫩苗和種子可作蔬菜
薇的康熙字典解釋薇【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唐韻》《集韻》《正韻》無(wú)非切,音微
《玉篇》菜也
《說(shuō)文》似藿菜之微者也
《詩(shī)·召南》言采其薇
《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又白薇,藥名
又蘼蕪,一名薇蕪
《張衡·南都賦》薇蕪蓀萇
又花名
《拾遺記》元熙元年,詔民閒園囿皆植紫薇,以爲(wèi)壓勝
《唐書·百官志》中書知制浩,開(kāi)元號(hào)紫薇省
又薔薇,見(jiàn)薔字註
又《唐韻》武悲切,音眉
《爾雅·釋草》薇垂水
《註》生於水邊
又薇銜,藥名
《集韻》或作
薇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薇【卷一】【艸部】菜也
似藿
從艸微聲
,籀文薇省
無(wú)非切說(shuō)文解字注(薇)菜也
見(jiàn)毛傳
佀藿
謂似豆葉也
陸璣詩(shī)疏曰
薇、山菜也
莖葉皆似小豆
蔓生
其味亦如小豆
藿可作羹
亦可生食
今官園種之
以供宗廟祭祀
項(xiàng)安世曰
薇、今之野豌豆也
蜀人謂之大巢菜
按今四川人掐豌豆媆梢食之
謂之豌豆顚顚
古之采於山者、野生者也
釋艸云垂水
薇之俗名耳
不當(dāng)以生於水邊釋之
從艸
微聲
無(wú)非切
十五部
()籒文薇省
薇的謎語(yǔ)1.小草(打一字)薇
倪的信息
倪的部首: 亻
倪的拼音: ní
倪的筆畫數(shù): 10
倪的繁體字: 倪
倪的筆順: ノ丨ノ丨一フ一一ノフ
倪的解釋: 倪的基本解釋端;邊際:端~(頭緒)
倪的介紹〈名〉(形聲
從人,“兒”(ní)聲
本義:小孩)同本義反其旄倪
——《孟子·梁惠王下》垂髫之倪
——《舊唐書·玄宗本紀(jì)》又如:倪子(方言
兒子);倪倪(幼弱)涯際;邊際絕境勝無(wú)倪,歸途興不盡
——錢起《自終南山晚歸》又如:端倪(事情的眉目;頭緒);倪露(露出端倪)端;頭緒不知端倪
——《莊子·大宗師》乾端坤倪,軒豁呈露
——韓愈《南海神廟碑》通“齯”
老人齒落復(fù)生的齒皆黃耄倪齒也
——《列女傳·魯季敬姜》〈動(dòng)〉通“睨”
斜視龜俯者靈…左倪不類,右倪不若
——《爾雅·釋魚》注:“倪與睨同
”姓倪的釋意倪〈名〉(形聲
從人,兒”聲
本義小孩)同本義反其旄倪
--《孟子·梁惠王下》垂髫之倪
--《舊唐書·玄宗本紀(jì)》又如倪子(方言
兒子);倪倪(幼弱)涯際;邊際絕境勝無(wú)倪,歸途興不盡
--錢起《自終南山晚歸》又如端倪(事情的眉目;頭緒);倪露(露出端倪)端;頭緒不知端倪
--《莊子·大宗師》乾端坤倪,軒豁呈露
--韓愈《南海神廟碑》通齯”
老人齒落復(fù)生的齒通倪ní⒈端,邊際天地之無(wú)~
⒉小孩垂髫之~(垂髫下垂的頭發(fā))
倪nì1.側(cè)目斜視
2.引申指邪,傾側(cè)
3.見(jiàn)"俾倪"
倪的康熙字典解釋倪【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集韻》《韻會(huì)》硏奚切,音霓
《說(shuō)文》俾益也
又弱小之稱
《孟子》反其旄倪
又分也,際也,極際之謂也
《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
又《秋水篇》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內(nèi)
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
又端也
《韓愈·南海廟》乾端坤倪,軒豁呈露
又姓
漢倪寬
《史記》作兒寬
兒倪古通用
又《集韻》《韻會(huì)》宜加切,音崖
水滸也
《莊子·大宗師》反覆終始,不知端倪
《註》端,山巓
倪,水滸
又《集韻》與睨同
《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軶,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
馬之知而能至盜者,伯樂(lè)之罪也
《註》介音戛介,倪猶睥睨
俾倪,僻倪同
又《爾雅·釋魚》龜左倪不類,右倪不若
《疏》倪,庳也,不發(fā)聲也
左倪不類者,謂行時(shí)頭左邊庳下者名類,周禮,西龜曰靁屬是也
右倪不若者,謂行時(shí)頭右邊庳下者名若,周禮,北龜曰若屬是也
賈公彥說(shuō),周禮以倪爲(wèi)睥睨,則左倪右倪是左顧右顧也
互見(jiàn)前俾字註
又《集韻》與臲同
《易·困卦》困于臲卼
《古文易》作倪?
倪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倪【卷八】【人部】俾也
從人兒聲
五雞切說(shuō)文解字注(倪)俾也
然則倪亦訓(xùn)益也
若孟子反其旄倪
借爲(wèi)嫛婗之婗也
爾雅
左倪不類
右倪不若
左傳注
城上僻倪
借倪爲(wèi)睨也
莊子
不知端倪
借端爲(wèi)耑
借倪爲(wèi)題也
題者、物初生之題也
從人
兒聲
五雞切
十六部
倪的古漢語(yǔ)解釋倪ní①<名>小孩
《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
”②<名>端;邊際
柳宗元《非國(guó)語(yǔ)·三川震》:“天地之無(wú)~
”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