蘦邆
蘦邆是由漢字"蘦"(讀音:lìng,部首:艸,筆畫(huà)數(shù):20)和漢字"邆"(讀音:téng,部首:辶,筆畫(huà)數(shù):15)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蘦邆可能表示:
- 蘦(蘦的基本解釋1.甘草)和邆(邆的基本解釋〔邆睒〕唐朝南方少數(shù)民族六詔之一)的組合意義
蘦的信息
蘦的部首: 艸
蘦的拼音: lìng
蘦的筆畫(huà)數(shù): 20
蘦的繁體字: 蘦
蘦的筆順: 一丨丨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
蘦的解釋: 蘦的基本解釋1.甘草
2.古通“零”,零落
蘦的釋意蘦ruǐ⒈古同蕊”
蘦的康熙字典解釋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huà):23畫(huà),部外筆畫(huà):17畫(huà)《唐韻》郞丁切,音靈
《說(shuō)文》大苦也
《爾雅·釋草》蘦,大苦
《疏》今甘草也
或曰與苓同,《詩(shī)》采苓采苓是也
又通零
《爾雅·釋詁》落也
《楚辭·遠(yuǎn)遊》悼芳草之先蘦
亦作蕶
蘦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蘦【卷一】【艸部】大苦也
從艸霝聲
郎丁切說(shuō)文解字注(蘦)大苦也
此與前大苦苓也相乖刺
說(shuō)詳苦字下
從艸
霝聲
郞丁切
十一部
蘦
邆的信息
邆的部首: 辶
邆的拼音: téng
邆的筆畫(huà)數(shù): 15
邆的繁體字: 邆
邆的筆順: 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丶フ丶
邆的解釋: 邆的基本解釋〔邆睒〕唐朝南方少數(shù)民族六詔之一
邆的釋意邆téng1.見(jiàn)"邆睒"
邆的康熙字典解釋邆【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畫(huà):20畫(huà),部外筆畫(huà):13畫(huà)《字彙補(bǔ)》徒登切,音騰
《唐書(shū)·南蠻傳》六詔,四曰邆賧詔
又唐亙切,音蹬
義同
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