衇湁
衇湁是由漢字"衇"(讀音:mài,部首:血,筆畫數(shù):12)和漢字"湁"(讀音:chì,部首:氵,筆畫數(shù):12)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衇湁可能表示:
- 衇(衇的基本解釋同“脈1”)和湁(湁的基本解釋〔~潗(jí)〕(水)涌起的樣子,如“~潗(jí)鼎沸)的組合意義
衇的信息
衇的部首: 血
衇的拼音: mài
衇的筆畫數(shù): 12
衇的繁體字: 衇
衇的筆順: ノ丨フ丨丨一ノノノフノ丶
衇的解釋: 衇的基本解釋同“脈1”
衇的康熙字典解釋衇【申集下】【血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唐韻》《集韻》莫獲切,音麥
《說(shuō)文》血理之分,衺行體者
《集韻》又作胍、脈
註詳肉部脈字
衇
湁的信息
湁的部首: 氵
湁的拼音: chì
湁的筆畫數(shù): 12
湁的繁體字: 湁
湁的筆順: 丶丶一一丨一ノ丶一丨フ一
湁的解釋: 湁的基本解釋〔~潗(jí)〕(水)涌起的樣子,如“~潗(jí)鼎沸
”湁的釋意湁chì1.見(jiàn)"湁潗"
湁的康熙字典解釋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唐韻》丑入切《集韻》敕立切,音雴
《說(shuō)文》湁,湒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湁潗鼎沸
《郭璞曰》湁潗皆水微轉(zhuǎn)細(xì)湧貌
湁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湁【卷十一】【水部】湁湒,也
從水拾聲
丑入切說(shuō)文解字注(湁)湁湒、逗
也
上林賦
潏潏淈淈
湁潗鼎沸
索隱引周成雜字曰
湁潗、水沸之貌也
潗與湒同
湒又訓(xùn)雨下
故不類廁於此
沸古今字
鼎沸者、言水之流如爨鼎沸也
按此葢引上林成語(yǔ)
如人部引徼受屈
今本奪鼎字
從水
拾聲
丑入切
七部
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