覞拕
覞拕是由漢字"覞"(讀音:yào,部首:見,筆畫數(shù):14)和漢字"拕"(讀音:tuō,部首:扌,筆畫數(shù):8)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覞拕可能表示:
- 覞(覞的基本解釋1.兩人相對而視)和拕(拕的基本解釋同“拖”)的組合意義
覞的信息
覞的部首: 見
覞的拼音: yào
覞的筆畫數(shù): 14
覞的繁體字: 覞
覞的筆順: 丨フ一一一ノフ丨フ一一一ノフ
覞的解釋: 覞的基本解釋1.兩人相對而視
2.普視
覞的釋意覞yào1.并見
《說文.覞部》"覞,并視也
"段玉裁注"按《祭義》見以蕭光,見閑以俠畐
注云見及見閑,皆當(dāng)為觱,字之誤也
觱不見于許書,蓋即覞字,謂蕭光與燔燎并見,俠畐與肝肺首心并見也
見者,視也
"北周衛(wèi)元嵩《元包經(jīng).太陽》"覞于丑,冏于垠
"蘇源明傳"覞于丑,觀夫眾也
冏于垠,照夫遠(yuǎn)也
"一說,兩人相對而視
參閱饒炯《部首訂》"并視,非二人同視一物,謂二人相對為視也
"覞的康熙字典解釋覞【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7畫《唐韻》《集韻》弋笑切,音耀
《說文》視也
《元包經(jīng)》晉覞于醜
傳曰:觀夫衆(zhòng)也
《類篇》或作
又《集韻》昌召切,弨去聲
普視貌
又《集韻》施隻切,音釋
昌石切,音尺
義同
覞的說文解字解釋覞【卷八】【覞部】竝視也
從二見
凡覞之屬皆從覞
弋笑切說文解字注(覞)竝視也
廣韻曰
普視
此今義也
從二見
弋笑切
按祭義
見以蕭光
見閒以俠?
注云
見及見閒皆當(dāng)爲(wèi)覵
字之誤也
覵不見於許書
葢卽覞字
謂蕭光與燔燎並見
俠甒與肝肺首心並見也
見者、視也
覞應(yīng)古莧切
十四部
凡覞之屬皆從覞
覞
拕的信息
拕的部首: 扌
拕的拼音: tuō
拕的筆畫數(shù): 8
拕的繁體字: 拕
拕的筆順: 一丨一丶丶フノフ
拕的解釋: 拕的基本解釋同“拖”
拕的康熙字典解釋拕【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託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音佗
《說文》曳也
《前漢·嚴(yán)助傳》拕舟而入水
《揚(yáng)雄·校獵賦》拕蒼豨
又《集韻》他佐切,佗去聲
義同
又《唐韻》徒可切《集韻》《韻會》《正韻》待可切,駝上聲
引也
又《韻會》《正韻》吐臥切,音唾
義同
又《集韻》唐何切,音駝
亦引也
又水拕,猶堰也
《唐書·楊行密傳》作魯陽五堰拕,輕舸饋糧
《集韻》或作拖
又作扡
拕的說文解字解釋拕【卷十二】【手部】曳也
從手它聲
託何切說文解字注(拕)曳也
申部曰
束縛捽抴爲(wèi)臾
又曰
曳者、臾曳也
然則曳之義略同抴
一說曳本作抴
後人避諱改之
南越傳
拕舟而入水
論語
加朝服扡紳
易
終朝三褫之
鄭本作拕
叚拕爲(wèi)褫也
高誘注淮南遇盜拕其衣云
拕、奪也
從手
它聲
託何切
十七部
廣韻又徒可切
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