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躃
識躃是由漢字"識"(讀音:shí,zhì,部首:言,筆畫數(shù):19)和漢字"躃"(讀音:bì,部首:足,筆畫數(shù):20)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識躃可能表示:
- 識(識的基本解釋[shí]1.知道;瞭解)和躃(躃的基本解釋同“躄”)的組合意義
識的信息
識的部首: 言
識的拼音: shí,zhì
識的筆畫數(shù): 19
識的繁體字: 識
識的筆順: 丶一一一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フノ丶
識的解釋: 識的基本解釋[shí]1.知道;瞭解
2.認識;識別
3.賞識
4.知識;見解
5.思想意識
6.知覺
7.相識的朋友;知交
8.通“適”
剛才
[zhì]1.旗幟
後作“幟”
2.標(biāo)志;記號
3.做記號,加標(biāo)記
4.記住
5.記載
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
7.通“職”
職掌
8.通“職”
相愛憐
9.通“蘵”
草名
躃的信息
躃的部首: 足
躃的拼音: bì
躃的筆畫數(shù): 20
躃的繁體字: 躃
躃的筆順: 丨フ一丨一丨一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
躃的解釋: 躃的基本解釋同“躄”
躃的康熙字典解釋躃【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3畫《廣韻》《集韻》《韻會》必益切,音辟
,或從足作躃
人不能行也
《禮·王制》瘖聾跛躃
《釋文》兩足不能行也
又《集韻》毗亦切,音擗
倒也
《類篇》仆也
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