讌穇
讌穇是由漢字"讌"(讀音:yàn,部首:言,筆畫數(shù):23)和漢字"穇"(讀音:shān,cǎn,cēn,部首:禾,筆畫數(shù):16)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讌穇可能表示:
- 讌(讌的基本解釋同“宴”)和穇(穇的基本解釋[shān]〔稴~〕穗不實)的組合意義
讌的信息
讌的部首: 言
讌的拼音: yàn
讌的筆畫數(shù): 23
讌的繁體字: 讌
讌的筆順: 丶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一ノフ丶丶丶丶
讌的解釋: 讌的基本解釋同“宴”
讌的康熙字典解釋讌【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6畫《廣韻》於甸切《集韻》《韻會》伊甸切,音宴
《類篇》合語也
《戰(zhàn)國策》孟嘗君讌坐
《註》合語也
讌,卽燕字
又《玉篇》讌,設也
《廣韻》燕會也
與醼同
《後漢·樊準傳》每讌會而論難衎衎
《晉書·王羲之傳》欲與親知,時坐歡讌
又人名
士讌,見《宋史·宗室表》
《字彙補》一作
讌的說文解字解釋宴【卷七】【宀部】安也
從宀妟聲
於甸切說文解字注(宴)安也
引伸爲宴饗
經(jīng)典多叚燕爲之
從宀
妟聲
妟見女部
安也
於甸切
十四部
五經(jīng)文字曰
字林作宴
讌
穇的信息
穇的部首: 禾
穇的拼音: shān,cǎn,cēn
穇的筆畫數(shù): 16
穇的繁體字: 穇
穇的筆順: ノ一丨ノ丶フ丶フ丶フ丶ノ丶ノノノ
穇的解釋: 穇的基本解釋[shān]〔稴~〕穗不實
[cǎn]〔~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有很多分枝,葉子狹長,子實可以吃,亦可以做飼料
[cēn]禾長的樣子
穇的釋意穇子穇cǎn1.見"穇子"
穇cēn1.見"穇穇"
穇的康熙字典解釋穇【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1畫《廣韻》所銜切《集韻》師銜切,音衫
稴穇,穗不實
見齊民要術
又《正字通》穇子生水田下濕地,山東河南五月種苗如茭黍,八九月抽莖,有三稜,結(jié)穗如粟,分數(shù)岐,內(nèi)細子如黍粒,赤色
稃最薄,擣米爲麫,味澀
一名龍爪粟,俗呼鴨爪
見周憲王救荒本草
又《五音集韻》楚簪切,音嵾
字書曰:禾長貌
與同
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