趜骿
趜骿是由漢字"趜"(讀音:jú,部首:走,筆畫數(shù):15)和漢字"骿"(讀音:pián,部首:骨,筆畫數(shù):15)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趜骿可能表示:
- 趜(趜的基本解釋1.窮)和骿(骿的基本解釋1.〔~脅(xié)〕兩根肋骨并長(zhǎng)在一起)的組合意義
趜的信息
趜的部首: 走
趜的拼音: jú
趜的筆畫數(shù): 15
趜的繁體字: 趜
趜的筆順: 一丨一丨一ノ丶ノフ丶ノ一丨ノ丶
趜的解釋: 趜的基本解釋1.窮
2.體不伸
趜的釋意趜táng赤色(指人臉)~臉
趜的康熙字典解釋趜【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廣韻》《集韻》渠竹切,音鞠
《說文》窮也
《類篇》一曰趜,足不伸
又《集韻》居六切,音掬
義同
又《廣韻》渠竹切《集韻》丘六切,音鞠
匑或作趜
謹(jǐn)敬也
又《集韻》渠尤切,音求
《類篇》或作趜
詳字註
趜的說文解字解釋趜【卷二】【走部】窮也
從走匊聲
居六切說文解字注(趜)竆也
毛傳
鞫、竆也
說文
?、竆也
?、竆治辠人也
皆於雙聲?韻求之
廣韻曰
趜、困人也
從走
匊聲
居六切
廣韻又巨竹切
三部
趜
骿的信息
骿的部首: 骨
骿的拼音: pián
骿的筆畫數(shù): 15
骿的繁體字: 骿
骿的筆順: 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丶ノ一一ノ丨
骿的解釋: 骿的基本解釋1.〔~脅(xié)〕兩根肋骨并長(zhǎng)在一起
2.古通“胼”
骿的釋意骿pián1.肋骨并成一片
2.通"胼"
參見"骿胝"
骿的康熙字典解釋骿【亥集上】【骨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8畫《唐韻》部田切《集韻》《正韻》蒲眠切,音騈
《說文》幷脅也
晉文公骿脅
《註》徐曰:謂肋骨連合爲(wèi)一也
骿胝字同,今別作腁,非
《晉語》聞其骿脅,欲觀其狀
《註》骿,幷榦也
《左傳》作駢
骿的說文解字解釋骿【卷四】【骨部】并脅也
從骨并聲
晉文公骿脅
部田切〖注〗臣鉉等曰:骿胝字同
今別作胼,非
說文解字注(骿)骿脅、逗
幷榦也
依左傳正義訂
肉部
脅、膀也
肋、脅骨也
廣雅
榦謂之肋
是脅骨一名榦
故韋注國(guó)語云
骿、幷榦也
杜注左傳云
騈脅、合榦也
其字左傳、史記作騈
國(guó)語、吳都賦作骿
論衡作仳
騈仳假借字
從骨
幷聲
形聲包會(huì)意也
部田切
古音在十一部
晉文公骿脅
見左傳僖卄三年、晉語
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