跢繟
跢繟是由漢字"跢"(讀音:dài,duò,duō,chí,部首:足,筆畫數(shù):13)和漢字"繟"(讀音:chǎn,chán,部首:糹,筆畫數(shù):18)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跢繟可能表示:
- 跢(跢的基本解釋[dài]跌倒)和繟(繟的基本解釋[chǎn]1.寬松的絲帶)的組合意義
跢的信息
跢的部首: 足
跢的拼音: dài,duò,duō,chí
跢的筆畫數(shù): 13
跢的繁體字: 跢
跢的筆順: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ノフ丶
跢的解釋: 跢的基本解釋[dài]跌倒
[duò]小孩行走的樣子
[duō]攜幼兒行走
[chí]古同“踟”
繟的信息
繟的部首: 糹
繟的拼音: chǎn,chán
繟的筆畫數(shù): 18
繟的繁體字: 繟
繟的筆順: 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
繟的解釋: 繟的基本解釋[chǎn]1.寬松的絲帶
2.舒緩;坦然
[chán]〔~聯(lián)〕連綿不斷的樣子
繟的介紹1.繟[chǎn]繟[chǎn]〈形〉寬綽,舒緩繟然而善謀
——《老子·七十三章》又如:繟然(坦然,寬舒的樣子)繟的康熙字典解釋繟【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廣韻》昌善切《集韻》《韻會》齒善切,音闡
《說文》帶緩也
《博雅》繟繟,緩也
《廣韻》寬綽
又《廣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音壇
義同
又《集韻》尺繟切
又時戰(zhàn)切
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通作嬗
又《集韻》時連切,音鋋
繟聯(lián),不絕貌
繟的說文解字解釋繟【卷十三】【糸部】帶緩也
從糸單聲
昌善切說文解字注(繟)帶緩也
繟之言也
韓詩
檀車
毛詩作幝幝
從糸
單聲
昌善切
十四部
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