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的信息
迭的部首: 辶
迭的拼音: dié
迭的筆畫數(shù): 8
迭的繁體字: 迭
迭的筆順: ノ一一ノ丶丶フ丶
迭的解釋: 迭的基本解釋1.更換;輪流:更~
2.屢次:~次
3.及:忙不~
迭的介紹〈動〉(形聲
從辵,失聲
本義:交替,輪流)同本義[alternate;taketurns;dosth.inturn]迭,更遞也
——《說文》迭,更也
——《爾雅》迭用柔剛
——《易·說卦》胡迭而微
——《詩·邶風·日月》迭相為經(jīng)
——《禮記·樂記》弟兄迭為君
——《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四時迭起
——《莊子·天運》又如:迭為賓主;迭變(交替變化);迭宿(輪流值宿);迭進(輪番進言)停止兩個在陣前叫苦不迭
——《水滸傳》又如:忙不迭;迭不的(迭不得
來不及)同“疊”
堆積;重迭
如:迭羅漢;重巒迭翠;迭頭(加倍)同“疊”
折迭
如:把包袱迭好;迭辦(疊辦
操辦;收拾)〈副〉屢次,反復
如:戰(zhàn)爭迭起;迭挫強敵;迭奉大禮;迭連(接連;連續(xù));迭聲(齊聲;連聲);高潮迭起迭的釋意迭(形聲
從辵,失聲
本義交替,輪流)同本義迭,更遞也
--《說文》迭,更也
--《爾雅》迭用柔剛
--《易·說卦》胡迭而微
--《詩·邶風·日月》迭相為經(jīng)
--《禮記·樂記》弟兄迭為君
--《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四時迭起
--《莊子·天運》又如迭為賓主;迭變(交替變化);迭宿(輪流值宿);迭進(輪番進言)停止兩個在陣前叫苦不迭
--《水滸傳》又如忙不迭;迭不的(迭不得
來不及)同疊”
堆積;重迭迭dié①交換;輪流更~
②屢次~次會商
③及忙不~
【迭次】多次
迭yì1.侵犯,襲擊
迭的康熙字典解釋迭【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5畫《廣韻》《集韻》《韻會》徒結(jié)切《正韻》杜結(jié)切,音絰
《說文》更迭也
《易·繫辭》迭用柔剛
《詩·邶風》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禮·禮運》五行之動,迭相竭也
又與軼通
《左傳·成十三年》迭我殽地
《註》迭,侵突
《史記·封禪書》軼興軼廢
又與逸通
《家語》馬將迭
又與佚通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四國佚興
又葉徒帝切,音地
《王筠詩》緣巖蔓芳杜,迴崖掩綠蕙
嘉禾挺臯蘇,奇香發(fā)迷迭
《註》迷迭,香名
出大秦國
迭的說文解字解釋迭【卷二】【辵部】更迭也
從辵失聲
一曰達
徒結(jié)切說文解字注(迭)更迭也
或假佚字、迭字、臷字爲之
從辵
失聲
徒結(jié)切
十二部
一曰達
下脫字字
一曰此達字之異體也
葢達迭二字互相爲用
迭的古漢語解釋迭dié①<副>交替地;輪流地
《舊唐書·黃巢傳》:“南衙、北司~相矛盾
”②<助>及
董解元《西廂記》:“一個走不~和尚,被小?;钅?br>”yì①<動>通“軼”
襲擊
《左傳·成公十三年》:“~我殽也
”②<動>通“逸”
奔跑
《孔子家語·顏回》:“其馬將必~
”迭
茅的信息
茅的部首: 艸
茅的拼音: máo
茅的筆畫數(shù): 8
茅的繁體字: 茅
茅的筆順: 一丨丨フ丶フ丨ノ
茅的解釋: 茅的基本解釋1.白茅
2.(Máo)姓
茅的介紹〈名〉(形聲
從艸,矛聲
本義:草名
即白茅,俗稱茅草)同本義茅,菅也
——《說文》
按,菅之不滑澤有毛者,可縮酒;又以為藉
藉用白茅
——《易·大過》晝爾于茅
——《詩·豳風·七月》祭祀共蕭茅
——《周禮·甸師》白華菅兮,白茅束兮
——《詩·小雅·白華》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孟子·盡心下》爾貢包茅不入
——《左傳·僖公四年》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又如:茅飛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
瓊茅是一種多年生的草,古人以為靈驗,用瓊茅來占卜吉兇稱為茅卜);茅店(茅草搭蓋的客店
指簡陋的旅舍);茅茹(茅根相牽連的樣子
喻同類事物之相互牽引);茅茨(茅草屋
上古房屋都是茅頂,殷墟出土的宮室屋頂都覆以茅草);茅塞(茅草蔽塞山路,不能通行
比喻人心遭受物欲蒙蔽,不能通透義理);茅屋采椽(用茅草蓋屋頂,柞木做屋櫞
比喻居處的儉樸)茅屋,簡陋的居住
如:茅舍(茆舍
茅屋);茅店(用茅草蓋成的旅舍
言其簡陋);茅茨(茆茨
茅屋;亦指簡陋的居室
引申為平民里巷);茅軒(茅舍);茅堂(茆堂
草蓋的屋舍)借指茅土之封
如:茅土(指王、侯的封爵
古天子分封王、侯時,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壇,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為受封者得以有國建社的表征);茅社(茆社
古天子分封諸侯,授之茅土,使歸國立社,稱作茅社)姓通“旄”
竿頂用旄牛尾做裝飾的旗幟[ancientflagwithyak'stail]鄭伯肉袒,左執(zhí)茅旌,右執(zhí)鸞刀,以逆莊王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茅的釋意茅(形聲
從苃,矛聲
本義草名
即白茅,俗稱茅草)同本義茅,菅也
--《說文》
按,菅之不滑澤有毛者,可縮酒;又以為藉
藉用白茅
--《易·大過》晝爾于茅
--《詩·豳風·七月》祭祀共蕭茅
--《周禮·甸師》白華菅兮,白茅束兮
--《詩·小雅·白華》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孟子·盡心下》爾貢包茅不入
--《左傳·僖公四年》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又如茅飛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
瓊茅是一種多年生的茅、茆máo⒈⒉茅的康熙字典解釋茅【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莫交切《韻會》謨交切,音貓
《說文》管也
《易·泰卦》拔茅連茹
《詩·召南》白茅包之
《書·禹貢》包匭菁茅
《蔡邕·獨斷》天子大社,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謂之授茅土
《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
《註》時楚以茅爲旌識
又國名
《左傳·襄二十四年》凡、蔣、郉、茅
《註》高平昌邑縣西有茅鄕
又享名
《史記·魏世家註》脩武軹縣有茅亭
又門名
《說苑》楚太子立于茅門之外
又山名
《晉書·許邁傳》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
又姓
《通志·氏族略》茅氏,周公之後,子孫以國爲氏,秦有茅焦
又《韻補》迷侯切,音矛
《屈原·離騷》時紛其變易兮,又何以淹留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爲茅
又《類篇》莫佩切
茅蒐,蒨草
又《集韻》眉鑣切,音苗
《易·泰卦》拔茅連茹
鄭讀作苗
茅的說文解字解釋茅【卷一】【艸部】菅也
從艸矛聲
莫交切說文解字注(茅)菅也
按統(tǒng)言則茅菅是一
析言則菅與茅殊
許菅茅互訓
此從統(tǒng)言也
陸璣曰
菅似茅而滑澤、無毛
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韌宜爲索
漚乃尤善矣
此析言也
從艸
矛聲
莫交切
古音在三部
可縮酒、爲藉
各本無此五字
依韻會所引補
縮酒見左傳
爲藉見周易
此與葰可以香口、蒻可以爲蘋席一例
茅的古漢語解釋茅máo<名>茅草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
”《商山早行》:“雞聲~店月,人跡板橋霜
”【茅茨】茅草屋頂
【茅塞】被茅草堵塞,比喻思路閉塞
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