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昄
遺昄是由漢字"遺"(讀音:yí,部首:辶,筆畫數(shù):15)和漢字"昄"(讀音:bǎn,部首:日,筆畫數(shù):8)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遺昄可能表示:
- 遺(遺的基本解釋1.遺失;丟失)和昄(昄的基本解釋昄大(Bǎndà),地名,在江西)的組合意義
遺的信息
遺的部首: 辶
遺的拼音: yí
遺的筆畫數(shù): 15
遺的繁體字: 遺
遺的筆順: 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丶フ丶
遺的解釋: 遺的基本解釋1.遺失;丟失
2.遺漏
3.指失物
4.指散逸的典籍
5.缺漏;失誤
6.遺棄;捨棄
7.遺忘
8.遺留
9.剩餘,未盡
10.指前代遺留的風(fēng)氣、風(fēng)格等
11.離開,脫離
參見“遺世”
12.墮,落下;下垂
13.專指死人留下的
14.指帝王臨終遺命
15.謂排泄大小便或精液
16.指便溺
17.廢止
昄的信息
昄的部首: 日
昄的拼音: bǎn
昄的筆畫數(shù): 8
昄的繁體字: 昄
昄的筆順: 丨フ一一ノノフ丶
昄的解釋: 昄的基本解釋昄大(Bǎndà),地名,在江西
昄的康熙字典解釋昄【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廣韻》布綰切《集韻》《正韻》補(bǔ)綰切,音版
《說(shuō)文》大也
《詩(shī)·大雅》爾土宇昄章
《傳》昄,大也
《朱傳》昄章,大明也
或曰昄,當(dāng)作版
版章猶版圖也
又《廣韻》扶板切《集韻》部版切,音阪
又《集韻》披班切,音攀
又補(bǔ)滿切,音?
又部滿切,音伴
又博漫切,音半
又匹見切,音片
義同
又《廣韻》《集韻》普版切,音眅
人名
《左傳·襄二十二年》鄭游昄將如晉
《註》游昄,公孫蠆子
昄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昄【卷七】【日部】大也
從日反聲
補(bǔ)綰切說(shuō)文解字注(昄)大也
大雅
土宇昄章
釋詁、毛傳皆曰
昄、大也
從日
反聲
補(bǔ)綰切
十四部
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