郃骱
郃骱是由漢字"郃"(讀音:hé,部首:阝,筆畫數(shù):8)和漢字"骱"(讀音:jiè,部首:骨,筆畫數(shù):13)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郃骱可能表示:
- 郃(郃的基本解釋1.郃陽(Héyáng),地名,在陜西)和骱(骱的基本解釋〈方〉骨節(jié)間相接的地方:脫~(脫臼))的組合意義
郃的信息
郃的部首: 阝
郃的拼音: hé
郃的筆畫數(shù): 8
郃的繁體字: 郃
郃的筆順: ノ丶一丨フ一フ丨
郃的解釋: 郃的基本解釋1.郃陽(Héyáng),地名,在陜西
今作合陽
2.姓
郃的介紹〈名〉郃陽,舊縣名
在陜西省中部
也作“合陽”郃,左馮翊郃陽縣
《詩》曰:“在郃之陽
”——《說文》
段玉裁注:“二《志》同
應(yīng)劭曰:‘在郃水之陽也
’”水名去城十五里,水即郃水也
——《水經(jīng)注》姓
北魏大莫干氏,后改為郃氏郃的康熙字典解釋郃【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唐韻》侯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音合
《說文》左馮翊郃陽縣
《詩·大雅》在郃之陽
本作洽
《註》洽,水名,在同州郃陽夏陽縣
今流已絕,故去水加邑
又姓
郃的說文解字解釋郃【卷六】【邑部】左馮翊郃陽縣
從邑合聲
《詩》曰:“在郃之陽
”閤切說文解字注(郃)左馮翊郃陽縣
二志同
應(yīng)邵曰
在邰水之陽也
按今陜西同州府郃陽縣卽其地
從邑
合聲
矦閤切
七部
詩曰
在郃之陽
大雅文
今詩郃作洽
水經(jīng)注引亦作郃
按魏世家
文矦時西攻秦
築雒陰合陽
字作合
葢合者水名
毛詩本作在合之陽
故許引以說會意
秦漢間乃製郃字耳
今詩作洽者、後人意加水旁
許引詩作郃者、後人所改
郃
骱的信息
骱的部首: 骨
骱的拼音: jiè
骱的筆畫數(shù): 13
骱的繁體字: 骱
骱的筆順: 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ノ丶ノ丨
骱的解釋: 骱的基本解釋〈方〉骨節(jié)間相接的地方:脫~(脫臼)
骱的介紹〈名〉〈方〉∶骨節(jié)與骨節(jié)銜接的地方而肩髀不能舉,則骱已脫矣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又如:脫骱骱的釋意骱而肩髀不能舉,則骱已脫矣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又如脫骱骱jiè1.方言
骨節(jié)與骨節(jié)相銜接處
今吳方言謂骨節(jié)脫臼為"脫骱"(骱音gá)
骱的康熙字典解釋骱【亥集上】【骨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4畫《廣韻》古黠切《集韻》訖黠切,音戛
《玉篇》?骱,小骨
一曰堅(jiān)也
又《廣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音曷
又《集韻》下介切,音械
又下瞎切,音轄
義同
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