鄦咈
鄦咈是由漢字"鄦"(讀音:xǔ,部首:阝,筆畫數:14)和漢字"咈"(讀音:fú,部首:口,筆畫數:8)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這兩個漢字的含義,鄦咈可能表示:
- 鄦(鄦的基本解釋1.古同“許”,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許昌縣東)和咈(咈的基本解釋違背)的組合意義
鄦的信息
鄦的部首: 阝
鄦的拼音: xǔ
鄦的筆畫數: 14
鄦的繁體字: 鄦
鄦的筆順: ノ一一丨丨丨丨一丶丶丶丶フ丨
鄦的解釋: 鄦的基本解釋1.古同“許”,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許昌縣東
2.姓
鄦的釋意鄦xǔ1.古國名
周初分封的諸侯國
故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東南
2.姓
鄦的康熙字典解釋鄦【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同
《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
《註》許靈公也
鄦的說文解字解釋鄦【卷六】【邑部】炎帝太嶽之胤,甫侯所封,在潁川
從邑無聲,讀若許
虛呂切說文解字注(鄦)炎帝大嶽之胤甫矦所封
炎帝神農氏之裔子爲大嶽
詳呂部下
大嶽封於呂
其裔子甫矦又封於鄦
鄦許古今字
前志曰
潁川郡、許故國
姜姓
四岳後
大叔所封
大叔、左傳隱十一年正義作文叔
說文敘目云
呂叔作藩
俾矦於許
然則封鄦者文叔、非甫矦也
鄭注呂?曰
呂矦受王命入爲三公
引尚書?德放云
周穆王以呂矦爲相
古文尚書呂?、今文尚書作甫?
且據國語、毛傳、史記、潛夫論諸書
呂甫許皆姜姓封國
詩王風申甫許三國竝言
武王旣封文叔於許矣
豈待穆王封甫矦於許
叔重言甫矦所封者、甫矦卽謂呂叔
呂叔卽謂文叔
無二人也
在潁川
謂鄦在潁川許縣也
潁川郡許、二志同
漢字作許
周時字作?
史記鄭世家
鄦公惡鄭於楚
葢周字之存者
今春秋經、傳不作鄦者
或後人改之
或周時巳假借
未可定也
不曰在潁川許縣者
其字異形同音
其地古今一也
今河南許州州東三十里有故許昌城
從邑
聲
讀若許
虛呂切
五部
鄦
咈的信息
咈的部首: 口
咈的拼音: fú
咈的筆畫數: 8
咈的繁體字: 咈
咈的筆順: 丨フ一フ一フノ丨
咈的解釋: 咈的基本解釋違背
后作拂
咈的介紹〈動〉不服從或不順從咈人之耳,違人之意
——三國魏·桓范《世要論·諫爭》咈的釋意咈fú1.不
表示否定之詞
2.違背;違逆
3.象聲詞
參見"咈哧"﹑"咈咈"
4.通"怫"
參見"咈然"﹑"咈鬰"
咈的康熙字典解釋咈【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5畫《廣韻》符弗切《集韻》《韻會》《正韻》符勿切,音佛
《說文》違也
《廣韻》戾也
《書·堯典》帝曰:吁咈哉
又《大禹謨》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欲
又《伊訓》從諫弗咈
又《微子》咈其耇長舊有位人
又《韻會》《正韻》通作佛、拂
○按《曲禮》:獻鳥者佛其首
《學記》:其求之也佛
《釋文》云:佛本又作拂,不云同咈
《廣韻》三字亦各分見,然其違戾之義實相同,當從《韻會》《正韻》
又《玉篇》引易咈經于丘,今本易頤卦作拂
又《集韻》薄宓切,音弼
義同
又《字彙》步昧切,音倍
《釋名》轡咈也,牽引咈戾以制馬也
○按《釋名》解轡之義,非謂轡有咈音也,《正字通》駁之,是
咈的說文解字解釋咈【卷二】【口部】違也
從口弗聲
《周書》曰:“咈其耇長
”符弗切說文解字注(咈)違也
違與韋同
相背也
從口
弗聲
符弗切
十五部
周書曰
按說文引微子篇咈其耇長、我興受其?皆系周書
引予顚躋、則曰商書
未知孰是誤字
洪範一篇商、周說異
微子則必是商書也
咈其耉長
玉篇引易
咈經于丘
今易作拂
葢誤
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