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鉏是由漢字"酆"(讀音:fēng,部首:阝,筆畫數(shù):20)和漢字"鉏"(讀音:chú,部首:釒,筆畫數(shù):13)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酆鉏可能表示:
- 酆(酆的基本解釋姓)和鉏(鉏的基本解釋1.古同“鋤”:“持~去草)的組合意義
酆的信息
酆的部首: 阝
酆的拼音: fēng
酆的筆畫數(shù): 20
酆的繁體字: 酆
酆的筆順: 一一一丨丨一一一丨フ丨一丨フ一丶ノ一フ丨
酆的解釋: 酆的基本解釋姓
酆的介紹〈名〉古地名
酆城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從邑,豐聲
——《說文》畢原酆郇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康有酆宮之朝
——《左傳·昭公四年》周文王滅崇侯虎后曾都于此
后為周武王之弟的封國(guó)
故地在今陜西省戶縣北姓酆的釋意酆〈名〉古地名
酆城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從邑,豐聲
--《說文》畢原酆郇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康有酆宮之朝
--《左傳·昭公四年》周文王滅崇侯虎后曾都于此◇為周武王之弟的封國(guó)
故地在今陜西省戶縣北姓酆fēng【酆都】地名
今寫作"豐都"
在重慶市
酆的康熙字典解釋酆【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畫:25畫,部外筆畫:18畫《廣韻》敷空切《集韻》《韻會(huì)》敷馮切,音豐
《集韻》周文王所都
《左傳·昭四年》康有酆宮之朝
《註》酆,在始平鄠縣東,有靈臺(tái),康王於是朝諸侯也
又國(guó)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又姓
《左傳》有酆舒
又水名
《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
《註》酆、鄗,二水名
◎按《詩(shī)·大雅》作邑于豐
豐水東注
《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
俱作豐
後人加阝作酆,無二義
酆的說文解字解釋酆【卷六】【邑部】周文王所都
在京兆杜陵西南
從邑豐聲
敷戎切說文解字注(酆)周文王所都
詩(shī)書皆作豐
左傳
酆、文之昭也
字從邑
前後二志亦作酆
大雅曰
旣伐于崇
作邑于豐
杜預(yù)曰
酆在鄠縣
後志曰
酆在京兆杜陵西南
在京兆杜陵西南
京兆尹杜陵、二志同
今陜西西安府府東南十五里有故杜陵城
從邑
豐聲
敷戎切
九部
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