酤稽
酤稽是由漢字"酤"(讀音:gū,部首:酉,筆畫數(shù):12)和漢字"稽"(讀音:jī,qǐ,部首:禾,筆畫數(shù):15)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酤稽可能表示:
- 酤(酤的基本解釋1.薄酒;清酒)和稽(稽的基本解釋[jī]1.停留:~留)的組合意義
酤的信息
酤的部首: 酉
酤的拼音: gū
酤的筆畫數(shù): 12
酤的繁體字: 酤
酤的筆順: 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丨フ一
酤的解釋: 酤的基本解釋1.薄酒;清酒
2.買(酒)
3.賣(酒)
酤的介紹〈名〉(形聲
從酉(yǒu),古聲
從“酉”,表示與酒有關(guān)
本義:一夜釀成的酒)同本義酤,一宿酒也
——《說文》又如:清酤(一夜釀成的美酒);酤釀(釀酒出售)泛指酒既載清酤
——《詩·商頌·烈祖》又如:清酤(薄酒)〈動〉買,買酒無酒酤我
——《詩·小雅·伐木》
注:“酤,一說,一宿酒,即速熟之酒
高祖每酤留飲,酒讐數(shù)倍
——《史記·高祖紀(jì)》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棗、柿之類
——宋·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又如:酤榷(官府專賣酒類
酤:通“沽”
買酒或賣酒);酤酒(買酒或賣酒);酤買(買酒)引申為謀取
如:酤名(謀取名譽(yù))賣酒出于屠酤之肆
——《淮南子·泛論》周丘者,下邳人也,亡命吳,酤酒無行
——《史記·吳王濞傳》宋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潔清,置表甚長,而酒酸不售
——《晏子春秋·問上》又如:酤坊(酒店);酤家(酒家,酒店);酤肆(酒肆;酒店);酤賣(出賣酒類等)酤的釋意酤(形聲
從酉,古聲
從酉”,表示與酒有關(guān)
本義一夜釀成的酒)同本義酤,一宿酒也
--《說文》又如清酤(一夜釀成的美酒);酤釀(釀酒出售)泛指酒既載清酤
--《詩·商頌·烈祖》又如清酤(薄酒)酤〈動〉買,買酒無酒酤我
--《詩·小雅·伐木》
注酤,一說,一宿酒,即速熟之酒
高祖每酤留飲,酒讐數(shù)倍
--《史記·高祖紀(jì)》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棗、柿之類
--宋·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又如酤榷(官府專賣酒類
酤通沽”
買酒或賣酒);酤酒(買酒或賣酤gū⒈酒清~
⒉買酒
⒊賣酒
酤的康熙字典解釋酤【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
《說文》一宿酒也
《徐曰》謂造之一夜而熟,若今雞鳴酒也
又《玉篇》賣酒也
《淮南子·氾論訓(xùn)》出於屠酤之肆
《史記·吳王濞傳》周丘者,下邳人,亡命吳,酤酒無行
《前漢·武帝紀(jì)》初榷酤
《註》以木渡水曰榷,謂禁民酤釀,獨官開置,如道路設(shè)木爲(wèi)榷,獨取利也
又《集韻》一曰買酒
《詩·小雅》無酒酤我
《傳》酤,一宿酒也
《箋》酤,買也
《史記·高祖紀(jì)》高祖每酤留飮酒讐數(shù)倍
又通作沽
《論語》沽酒市脯不食
又《廣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音戸
《廣韻》一宿酒
《詩·商頌》旣載淸酤
《傳》酤,酒也
《釋文》音戸
又《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古
《集韻》一宿酒
《韻會》又賣酒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
《廣韻》賣也
《集韻》略也
酤的說文解字解釋酤【卷十四】【酉部】一宿酒也
一曰買酒也
從酉古聲
古乎切說文解字注(酤)一宿酒也
商頌
旣載淸酤
傳曰
酤、酒也
小雅
無酒酤我
傳曰
酤、一宿酒也
一曰買酒也
論語鄉(xiāng)黨作沽
從酉
古聲
古乎切
五部
亦上聲
酤的古漢語解釋酤gū①<名>酒
《詩經(jīng)·商頌·烈祖》:“既載清~
”②<動>買酒
《詩經(jīng)·小雅·伐木》:“無酒~我
”【又】賣酒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買一酒舍~酒
”酤的謎語1.沽酒不摻水,貨真價也實(打一字)酤
稽的信息
稽的部首: 禾
稽的拼音: jī,qǐ
稽的筆畫數(shù): 15
稽的繁體字: 稽
稽的筆順: ノ一丨ノ丶一ノフ丶ノフ丨フ一一
稽的解釋: 稽的基本解釋[jī]1.停留:~留
~延
2.考核:~查
無~之談
3.計較:反唇相~
[qǐ]1.〔稽首〕2.古代一種跪拜禮,叩頭到地
3.道士舉一手向人行禮,也稱稽首
稽的介紹1.稽[jī]2.稽[qǐ]稽[jī]〈動〉(形聲
從禾(jī),象樹木曲頭止住不上長的樣子,從尤,旨聲
本義:停留;阻滯)同本義
引申為囤積稽,留止也
——《說文》司稽,察留連不時去者
——《周禮·司稽》注秦之水泔最而稽
——《管子·水地》令出而不稽
——《管子·君臣上》稽市物
——《漢書·食貨志》
注:“貯滯也
”又如:稽欠(滯留拖欠);稽身(拖住身子);稽留(在外久留);稽詣(停頓);稽固(稽留停滯)延遲明晨炊米盡,吾起不容稽
——陸游《冬夜不寐》稽廢時月
——《后漢書·列女傳》又如:稽遲(延誤推遲);稽延(遲延)考核;核查稽其功緒
——《周禮·宮正》
注:“猶考也
”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漢書·司馬遷傳》又如:稽度(考核衡量);稽古(考察研習(xí)古代的事理);稽備(查核完備)計算簡稽鄉(xiāng)民
——《周禮·大司馬》
注:“猶計也
”又如:稽算(核計;核算);稽盤(稽查盤算)計較;爭論
如:稽較(計較,爭論)治理若稽田,既勤敷菑
——《書·梓材》
蔡沈集傳:“稽,治也
”至;到再拜稽首
——《禮記·射義》又如:稽顙(舊時父母死,行喪禮時跪拜賓客,以額觸地的禮節(jié)
顙:額頭);稽天(至于天際
形容勢大)卜問七稽疑
——《書·洪范》又如:稽疑(用卜筮決斷疑事);稽問(卜問)指摘;非難婦姑不相說(悅),則反唇而相稽
——《漢書》另見qǐ稽[qǐ]〈動〉叩頭至地至地曰稽顙,下衡曰稽首
——《荀子·大略》再拜稽首
——《禮記·射義》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顙成踴
——《儀禮·士喪禮》又如:稽拜(叩拜);稽顙(古代一種跪拜禮,屈膝下拜,以額觸地,表示極度的虔誠);稽顙膜拜(古代行稽顙禮后,又舉手加額,長跪而拜,表示極度恭敬)另見jī稽的釋意稽(形聲
從禾,象樹木曲頭止住不上長的樣子,從尤,旨聲
本義停留;阻滯)同本義
引申為囤積稽,留止也
--《說文》司稽,察留連不時去者
--《周禮·司稽》注秦之水泔最而稽
--《管子·水地》令出而不稽
--《管子·君臣上》稽市物
--《漢書·食貨志》
注貯滯也
”又如稽欠(滯留拖欠);稽身(拖住身子);稽留(在外久留);稽詣(停頓);稽固(稽留停滯)延遲明晨炊米盡,吾起不容稽
--陸游《冬夜不寐》稽廢時月
--《后漢書·列女傳》又如稽遲(延誤推遲);稽延(遲延)考核;核稽qǐ⒈稽jī⒈停留,拖延莫~留
不得~延
切勿~遲
⒉考核,考證~核
~查
無~之言勿聽
⒊計較,爭辯反唇相~(反過口來責(zé)問對方)
⒋見qǐ
稽的康熙字典解釋稽【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0畫〔古文〕《廣韻》古奚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音雞
考也,計也議也,合也,治也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易·繫辭》於稽其類
《註》考也
《禮·緇衣》行必稽其所敝
《註》猶考也,議也
又《儒行》古人與稽
《註》稽猶合也
古人與合,則不合於今人也
《周禮·天官·小宰》聽師田以稽
《註》,閱也
稽,計也
合也
合計其士之卒伍,閱其兵器,爲(wèi)之要簿也
《前漢·賈誼傳》婦姑不相說,則反脣而相稽
《註》相與計較也
又留止也
《說文徐註》禾之曲止也,尤者異也
有所異處,必稽考之,卽遲留也
《前漢·食貨志》蓄積餘贏,以稽市物
《註》稽,貯滯也
《後漢·馬援傳》何足久稽天下士
又至也
《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而不溺
又滑稽
《史記·樗里子傳》滑稽多智
《註》滑,亂也
稽,同也
辯捷之人,言非若是,言是若非,能亂同異也
一云酒器,可轉(zhuǎn)注,吐酒不已,俳優(yōu)之人,詞不窮竭,如滑稽之吐酒不已
又《吳語》鐸拱稽
《註》,抱也
拱,執(zhí)也
稽,棨戟也
又山名
《周禮·夏官·職方氏》揚(yáng)州山鎭曰會稽
又姓
《呂氏春秋》秦有賢者稽黃
又《廣韻》康禮切《集韻》《韻會》遣禮切《正韻》祛禮切,音啓
下拜首至地
《書·舜典》禹拜稽首
《傳》首至地,臣事君之禮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
《禮·檀弓》拜稽顙,哀戚之至隱也
《註》稽顙者,觸地?zé)o容
《說文》稽從從尤,旨聲,自爲(wèi)部
稽的說文解字解釋稽【卷六】【稽部】畱止也
從從尤,旨聲
凡稽之屬皆從稽
古兮切說文解字注(稽)畱止也
玄應(yīng)書引畱止曰稽
高注戰(zhàn)國策曰
畱其日、稽畱其日也
凡稽畱則有審愼求詳之意
故爲(wèi)稽攷
禹會諸矦於會稽
稽、計也
稽攷則求其同異
故說尚書稽古爲(wèi)同天
稽、同也
如流求也之例
從
從尤
取乙欲出而見閡之意
?聲
古兮切
十五部
凡稽之屬皆從稽
稽的古漢語解釋稽jī①<動>停止;停留
陶淵明《雜詩》:“時駛不可~
”②<動>延遲;拖延
《樂羊子妻》:“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廢時日
”③<動>查考;核實
《原君》:“而妄傳伯夷、叔齊無~之事
”④<動>計較;爭辯
賈誼《陳政事疏》:“婦姑不相說,則反唇而相~
”qǐ①<動>叩頭至地,見“稽首”
②<名>通“棨”,有繒衣的戟
【稽古】⒈考古
⒉研習(xí)古事
【稽首】古代一種禮節(jié)
雙膝下跪,拱手至地,頭下低手或地
《叔向賀貧》:“宣子拜~焉
”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