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狂是由漢字"里"(讀音:lǐ,li,部首:里,筆畫數(shù):7)和漢字"狂"(讀音:kuáng,部首:犭,筆畫數(shù):7)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里狂可能表示:
- 里(里的基本解釋[lǐ]1.(~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兒)和狂(狂的基本解釋1.精神失常;瘋狂:發(fā)~)的組合意義
里的信息
里的部首: 里
里的拼音: lǐ,li
里的筆畫數(shù): 7
里的繁體字: 裡
里的筆順: 丨フ一一丨一一
里的解釋: 里的基本解釋[lǐ]1.(~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兒
衣服~兒
這面是~兒,那面是面兒
2.方位詞
里邊(跟“外”相對):~屋
~圈
往~走
3.街坊:鄰~
~弄
4.家鄉(xiāng):故~
鄉(xiāng)~
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
6.姓
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li]1.里面;內(nèi)部(跟“外”相對):手~
箱子~
話~有話
2.附在“這、那、哪”等字后邊表示地點(diǎn):這~
那~
頭~
里的介紹〈名〉(會意
從土,從田
從“田”,含有區(qū)分界域的意思
本義:里弄;街巷)同本義里,居也
——《說文》里,邑也
——《爾雅》
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
——《廣雅》在野曰廬,在邑曰里
——《漢書·食貨志》于蹶之里
——《詩·大雅·韓奕》賦里以人
——《國語·晉語》
注:“廛也
”以里聽者,祿之以里
——《呂氏春秋·懷寵》
注:“閭也
”河洛為王之里
——左思《蜀都賦》
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
——張衡《思玄賦》
注:“里宅皆居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
——《詩·鄭風(fēng)·將仲子》既行,及里門,門扃未發(fā)
——沈既濟(jì)《任氏傳》又如:里門(鄉(xiāng)里的門
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門);里闬(即里門,鄉(xiāng)里);里閭(里門,鄉(xiāng)里)古代一種居民組織,先秦以二十五家為里八家為鄰,三鄰為朋,三朋為里
——《尚書大傳》古者七十二家為里
——《論語·譔考文》一里八十戶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百家為里
——《管子·度地》廣三百步、長三百步為一里
——《韓詩外傳》擇其賢民,使為里君
——《管子·小匡》又如:里長(主管一里的人
古時(shí)五里為鄰,五鄰為里);里尹(里長,里中的長官
即里正);里正圖董(鄉(xiāng)長、里長一類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鄉(xiāng)里;家鄉(xiāng);故鄉(xiāng)三老、官屬、豪長者、里父老皆會
——《史記·滑稽列傳》黯恥為令,病歸田里
——《史記·汲鄭列傳》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
——陶潛《歸園田居》割慈忍愛,離邦去里
——江淹《別賦》又如:里籍(籍貫);里豪(鄉(xiāng)里中豪強(qiáng)的人);里嫗(鄉(xiāng)村婦女);里門(故里;故鄉(xiāng))量詞
長度單位[li,aChineseunitoflength]于三十里
——《詩·小雅·六月》又如:華里(市里的舊稱);里數(shù);里程;里堠(記里程的土堆)通“理”
地理通于溝渠,修堤防,樹五谷,通于地里者也
——《說苑·臣術(shù)》〈動〉居住在壄曰廬,在邑曰里
——《漢書·食貨志上》悠悠我里
——《詩·小雅·十月之交》軍社之所里
——《周禮·夏官·量人》里仁而美
——《論語·里仁》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稅
里,居也;布,錢也);里舍(私人住宅;同鄉(xiāng)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與仁人為鄰)謂計(jì)算路程
如:里程碑(設(shè)于路邊計(jì)算里數(shù)的標(biāo)志)通“理”
治理乃里西土之?dāng)?shù)
——《穆天子傳》〈形〉通“悝”
憂傷悠悠我里,亦孔之痗
——《詩·小雅·十月之交》〈語尾助詞〉同“哩”[正旦云]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梅香云]奶奶看經(jīng)哩
——元·關(guān)漢卿《金線池》里的釋意里(會意
從衣,里聲
本義衣服的里層)同本義褃,衣內(nèi)也
--《說文》
衣外曰表
襦在褃也
--《谷梁傳·宣公九年》注不罹于褃
--《詩·小雅·小弁》綠衣黃里
--《詩·邶風(fēng)·綠衣》又如里衣(內(nèi)衣,汗衫
指貼身的衣報(bào));里外發(fā)燒(指里外都是毛皮縫制的衣服)內(nèi),中
與外相反褃急暴痛
--《素問·至真要大論》肉里之脈
--《素問·刺腰痛篇》約定今夜放火,里應(yīng)外合
--《三國演義》又如里向(靠里邊的;里面);里勢(里面);里勾外連(內(nèi)外勾結(jié));里頭大叔(里頭,指宮內(nèi)
指慈禧最寵信的大里(裡)lǐ⒈長度單位1公~為1000米,合二市~,即三百丈
⒉〈古〉一種居民組織
五家為鄰,五鄰為~
今指街坊~弄
鄰~
⒊家鄉(xiāng)故~
同~(同鄉(xiāng))
⒋衣服里層綠衣黃~
〈引〉里面,內(nèi)部城市~
手掌~
柜子~
⒌物體內(nèi)層,跟"表"、"面"相對~層
~面
襪~兒
被蓋~子
表~如一
⒍一定范圍以內(nèi)山~
那~
哪~?黑夜~
①靠左邊,靠里的那邊
②〈方〉內(nèi)行知識~手
里的康熙字典解釋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0畫《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
《爾雅·釋言》里,邑也
《詩·鄭風(fēng)》將仲子兮,無踰我里
《傳》里,居也
《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wèi)鄰,五鄰爲(wèi)里
《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
《風(fēng)俗通》五家爲(wèi)軌,十軌爲(wèi)里
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wèi)一里
又憂也
《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箋》里,憂也
又姓
《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zāi)也,里析告子產(chǎn)
《註》里析,鄭大夫
又百里、相里,複姓
又地名
《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
《註》南里,鄭地
又山名
《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又《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
《註》沒里者,河也
又古夫稱妻曰鄕里
《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
《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又《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wèi)戚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wèi)式,然後可以傳衆(zhòng)方
《註》里,讀爲(wèi)已,聲之誤也
《釋文》里,音以
里的說文解字解釋里【卷十三】【里部】居也
從田從土
凡里之屬皆從里
良止切說文解字注(里)凥也
鄭風(fēng)
無踰我里
傳曰
里、居也
二十五家爲(wèi)里
周禮載師廛里
鄭云
廛里者、若今云邑居矣
里、居也
縣師郊里
鄭云
郊里、郊所居也
遺人鄉(xiāng)里
鄭云
鄉(xiāng)里、鄉(xiāng)所居也
遂人曰
五家爲(wèi)鄰
五鄰爲(wèi)里
榖梁傳曰
古者三百步爲(wèi)里
毛詩亦借里爲(wèi)悝
悝、病也
從田
從土
有田有土而可居矣
良止切
一部
一曰士聲也
一說以推十合一之士爲(wèi)形聲
凡里之屬皆從里
里的古漢語解釋里lǐ①<名>古代居民的基層行政單位
顧炎武《日知錄》:“以縣統(tǒng)鄉(xiāng),以鄉(xiāng)統(tǒng)~
”②<名>家鄉(xiāng);鄉(xiāng)里;里巷
《周處》:“兇強(qiáng)俠氣,為鄉(xiāng)~所患
”③<量>長度單位,用于計(jì)算里程和面積,實(shí)際長度各朝代不等
《勸學(xu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
”④<名>衣服、被褥等的內(nèi)層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裂
”⑤<名>里面;內(nèi)部;當(dāng)中
《觀滄?!罚骸靶菨h燦爛,若出其~
”里的謎語1.田下一方土(打一字)2.去一半留一半(打一漢字)里
狂的信息
狂的部首: 犭
狂的拼音: kuáng
狂的筆畫數(shù): 7
狂的繁體字: 狂
狂的筆順: ノフノ一一丨一
狂的解釋: 狂的基本解釋1.精神失常;瘋狂:發(fā)~
喪心病~
2.猛烈;聲勢大:~風(fēng)
~奔
3.縱情地、無拘束地(多指歡樂):~喜
~歡
4.狂妄:~言
你這話可說得有點(diǎn)兒~
狂的介紹〈形〉(形聲
本義:狗發(fā)瘋)同本義
也指狗發(fā)瘋狂,狾犬也
——《說文》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軀
——三國魏·阮籍《鳩賦》又如:狂犬(兇猛的狗)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瘋癲”狂夫瞿瞿
——《詩·齊風(fēng)·東方未明》狂走者累日
——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漫卷詩書喜欲狂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忽忽如狂
——《漢書·李廣蘇建傳》佯狂不知所之者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又如:狂死(因瘋疾致死);狂易(精神失常);狂惑(精神錯(cuò)亂;瘋癲);狂徒(狂人)狂妄[tooarrogant;stiff-necked]幼而狂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其蔽也狂
——《論語》
注:“妄抵觸人
”愈以是得狂名
——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又如:狂謬(狂妄荒謬);狂且(行動輕狂之人);狂乖(狂妄狡猾);狂縱(狂妄放肆);狂輕(狂妄而輕浮);狂悖(狂妄背理;猖獗);狂且(行動輕狂);狂話(狂妄的話);狂狡(狂妄狡詐);狂戾(狂妄暴戾);狂惑(狂妄昏惑)狂放,任性放蕩狂夫之言,圣人擇之
——清·劉開《問說》如:狂士(狂放的讀書人);狂朋怪侶(行為狂放不循常軌的朋友);狂態(tài)(狂放的態(tài)度)兇猛狂風(fēng)吹古月
——李白《司馬將軍歌》又如:狂風(fēng)毒雨(狂風(fēng)暴雨)洶涌挽狂瀾于既倒
——韓愈《進(jìn)學(xué)解》又如:狂濤(洶涌的波濤);狂浪(洶涌的浪濤);狂流(洶涌的水波)〈動〉通“誑”
欺騙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莊子·逍遙游》使子必智而壽,則世必以為狂
——《韓非子·顯學(xué)》通“往”(wǎng)
去我其發(fā)出狂
——《書·微子》狂的釋意狂〈形〉(形聲
本義狗發(fā)瘋)同本義
也指狗發(fā)瘋狂,猳犬也
--《說文》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軀
--三國魏·阮籍《鳩賦》又如狂犬(兇猛的狗)引申指人的精神失?!?瘋癲”狂夫瞿瞿
--《詩·齊風(fēng)·東方未明》狂走者累日
--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漫卷詩書喜欲狂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忽忽如狂
--《漢書·李廣蘇建傳》佯狂不知所之者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又如狂死(因瘋疾致死);狂易(精神失常);狂惑(精神錯(cuò)亂;瘋癲);狂徒(狂人)狂妄狂kuáng⒈瘋癲,精神失常瘋~
癲~
發(fā)~
他是個(gè)~人
⒉放蕩,不受拘束~言
~笑
~飲
~奴故態(tài)
~妄(極端放肆,自高自大)
⒊猛烈,強(qiáng)烈~風(fēng)
~奔
~暴
~瀾(大浪頭)
⒋狂的康熙字典解釋狂【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古文〕《廣韻》巨王切《集韻》渠王切,音軖
《廣韻》病也
心不能審得失之地
則謂之狂
《書·微子》我其發(fā)出狂
《疏》狂生於心,而出於外
應(yīng)璩詩云:積念發(fā)狂癡,此其事也
又《書·洪範(fàn)》曰狂恆風(fēng)若
《疏》鄭康成以狂爲(wèi)倨慢,以對不敬,故爲(wèi)慢也
又《集韻》一曰躁也
《詩·鄘風(fēng)》衆(zhòng)穉且狂
《傳》是乃衆(zhòng)幼穉且狂,進(jìn)取一槩之義
《疏》論語云:狂者進(jìn)取,仰法古例,不顧時(shí)俗,是進(jìn)取一槩之義
《論語》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
又《詩·鄭風(fēng)》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傳》狂,狂人也
《疏》都是美好,狂是醜惡
又鳥名
《爾雅·釋鳥》狂,茅鴟
《註》今鶂鴟也
似鷹而白
《疏》茅鴟一名狂
◎按廣韻作鵟
又《爾雅·釋鳥》狂,?鳥
《疏》?鳥一名狂
《山海經(jīng)》栗廣之野,有五彩之鳥,有冠,名曰狂鳥
〇按集韻作鵟
亦作
又山水名
《山海經(jīng)》狂山無草木,冬夏有雪,狂水出焉,西流,注于浮水
又大之山,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
《註》國名記云:狂水逕綸氏城,在今南陽
又《集韻》本作
《說文》狾犬也
或作
又《廣韻》《正韻》渠放切《集韻》具放切,音誆
《廣韻》狂,輒爲(wèi)也
又《集韻》古況切,音誑
惑也
又《集韻》局縛切,音戄
狂狂,犬走貌
狂的說文解字解釋狂【卷十】【犬部】狾犬也
從犬?聲
忹,古文從心
巨王切說文解字注(狂)狾犬也
二篆爲(wèi)轉(zhuǎn)注
叚借之爲(wèi)人病之偁
從犬
聲
巨王切
十部
()古文從心
按此字當(dāng)從古文作
小篆變爲(wèi)從犬
非也
狂的古漢語解釋狂kuáng①<動>(狗)發(fā)瘋
《晉書·五行志》:“旱歲,犬多~死
”②<動>(人)瘋癲;精神失常,顛狂
《五人墓碑記》:“而又有剪發(fā)杜門,佯~不知所之者
”③<形>狂放;放縱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我本楚~人,鳳歌笑孔丘
”④<形>輕狂;輕浮
《過小孤山大孤山》:“舟中估客莫漫~,小姑前年嫁彭郎
”⑤<形>聲勢大而猛
韓愈《進(jìn)學(xué)解》:“障百川而東之,回~瀾于既倒
”【狂勃】狂暴
【狂簡】志大而于事疏略
【狂狷】⒈激進(jìn)與潔身自守
⒉泛指偏激
狂的謎語1.犬中之王(打一漢字)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