鈌坒
鈌坒是由漢字"鈌"(讀音:jué,部首:釒,筆畫數(shù):12)和漢字"坒"(讀音:bì,部首:土,筆畫數(shù):7)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鈌坒可能表示:
- 鈌(鈌的基本解釋1.刺)和坒(坒的基本解釋1.相連接 ?。骸吧藤Z駢~)的組合意義
鈌的信息
鈌的部首: 釒
鈌的拼音: jué
鈌的筆畫數(shù): 12
鈌的繁體字: 鈌
鈌的筆順: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フ一ノ丶
鈌的解釋: 鈌的基本解釋1.刺
2.馬身上的裝飾物:“鞘纓以紅黃犛牛尾,金為~
”
坒的信息
坒的部首: 土
坒的拼音: bì
坒的筆畫數(shù): 7
坒的繁體字: 坒
坒的筆順: 一フノフ一丨一
坒的解釋: 坒的基本解釋1.相連接 ?。骸吧藤Z駢~
”2.古同“陛”
坒的釋意坒bì1.比并連接
坒的康熙字典解釋坒【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4畫《廣韻》《集韻》毘至切,音鼻
《說(shuō)文》地相次坒也
又配合也
一曰比肩也
又人名
衞夫人貞子,名坒
又與陛通
《賈誼·治安策》人君如堂,羣臣如坒
一作陛
坒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坒【卷十三】【土部】地相次比也
衞大夫貞子名坒
從土比聲
毗至切說(shuō)文解字注(坒)地相次坒也
依小徐及玉篇、廣韻作次坒
大徐作次比
衞大夫貞子名坒
句有誤
北宮貞子名喜
不名坒
又衞有褚?guī)煴戎u聲子
不謚貞子
從土
比聲
毗至切
十五部
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