錁篪
錁篪是由漢字"錁"(讀音:kè,部首:釒,筆畫數(shù):16)和漢字"篪"(讀音:chí,部首:竹,筆畫數(shù):16)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錁篪可能表示:
- 錁(錁的基本解釋1.〔~子〕小塊的金錠或銀錠)和篪(篪的基本解釋古代的竹管樂器,像笛子,有八孔)的組合意義
錁的信息
錁的部首: 釒
錁的拼音: kè
錁的筆畫數(shù): 16
錁的繁體字: 錁
錁的筆順: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ノ丶
錁的解釋: 錁的基本解釋1.〔~子〕小塊的金錠或銀錠
2.化學(xué)元素“鎵”的舊譯
篪的信息
篪的部首: 竹
篪的拼音: chí
篪的筆畫數(shù): 16
篪的繁體字: 篪
篪的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ノノ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篪的解釋: 篪的基本解釋古代的竹管樂器,像笛子,有八孔
篪的釋意篪(形聲
從竹,虒聲
本義古時(shí)候一種用竹管制成的樂器)同本義泛指吹管樂器快馬健兒,不知老嫗吹篪
--《洛陽(yáng)伽藍(lán)記》篪(竾、箎)chí⒈一種竹子~竹
⒉〈古〉一種竹管樂器吹~
篪的康熙字典解釋篪【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huì)》陳知切,音馳
《說文》管樂也
《詩(shī)·小雅》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
《郭註》篪,長(zhǎng)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橫吹之
小者尺二寸
《廣雅》云八孔
《疏》鄭司農(nóng)註《周禮》云篪七孔,蓋不數(shù)其上出者,故七也
《世本》蘇成公作篪
《古史》蘇成公善吹篪
《釋名》篪,啼也
聲從孔出,如嬰兒啼聲,春分之音也
又《水經(jīng)注》君山東北對(duì)編山,山多篪竹
《篇?!繁咀?br>《禮記》作竾
亦作筂
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