錷棪
錷棪是由漢字"錷"(讀音:gá,部首:釒,筆畫數(shù):16)和漢字"棪"(讀音:yǎn,yàn,部首:木,筆畫數(shù):12)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錷棪可能表示:
- 錷(錷的基本解釋化學(xué)元素“釓”的舊譯)和棪(棪的基本解釋[yǎn]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果實似柰,紅色,可以吃)的組合意義
錷的信息
錷的部首: 釒
錷的拼音: gá
錷的筆畫數(shù): 16
錷的繁體字: 錷
錷的筆順: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一丨フ一一一丨フ
錷的解釋: 錷的基本解釋化學(xué)元素“釓”的舊譯
棪的信息
棪的部首: 木
棪的拼音: yǎn,yàn
棪的筆畫數(shù): 12
棪的繁體字: 棪
棪的筆順: 一丨ノ丶丶ノノ丶丶ノノ丶
棪的解釋: 棪的基本解釋[yǎn]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果實似柰,紅色,可以吃
[yàn]古書上說的一種有膠質(zhì)的樹
棪的介紹1.棪[yǎn]棪[yǎn]〈名〉棪的釋意棪yǎn1.木名
棪的康熙字典解釋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廣韻》《集韻》以冉切,音剡
《說文》?其也
《爾雅·釋木》棪,?其
《郭註》實似柰,赤,可食
《山海經(jīng)》堂庭之山多棪木
《註》別名連
又《異物志》梓棪樹,大十圍,材貞勁,非利剛截不能剋,堪作船
又《集韻》習(xí)琰切,音燄
木名
膠可和香爲(wèi)蘇合
又《集韻》余廉切,音鹽
義同
棪的說文解字解釋棪【卷六】【木部】遬其也
從木炎聲,讀若三年導(dǎo)服之導(dǎo)
以冉切說文解字注(棪)遬其也
釋木
棪、?其
郭曰
棪實如柰
可食
南山經(jīng)傳曰
棪別名速
其子似柰而赤
可食
按遬、籒文速字也
今爾雅作?
爲(wèi)俗字
從木
炎聲
讀若三年導(dǎo)服之導(dǎo)
三年導(dǎo)服詳示部禫下
棪讀如淡
與導(dǎo)服相似也
山海經(jīng)傳音剡
爾雅音義餘念反
唐韻以冄切
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