鍱樶
鍱樶是由漢字"鍱"(讀音:yè,部首:釒,筆畫數(shù):17)和漢字"樶"(讀音:zuī,部首:木,筆畫數(shù):16)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鍱樶可能表示:
- 鍱(鍱的基本解釋1.薄鐵片:“或剪鐵~”)和樶(樶的基本解釋1.木節(jié))的組合意義
鍱的信息
鍱的部首: 釒
鍱的拼音: yè
鍱的筆畫數(shù): 17
鍱的繁體字: 鍱
鍱的筆順: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一丨丨一フ一丨ノ丶
鍱的解釋: 鍱的基本解釋1.薄鐵片:“或剪鐵~”
2.用薄鐵片包裹:“門關(guān)再重,~之以鐵,必堅(jiān)
”鍱的康熙字典解釋鍱【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9畫《唐韻》與涉切《集韻》弋涉切,音葉
《說文》鏶也
《廣韻》銅鍱
《集韻》鏶,齊謂之鍱
《正字通》一說銅、鐵椎鍊成片者曰鍱,如甲制一葉爲(wèi)一札之類
鏶,猶緝也,與集通
鍱從枼象形,有葉義
會分析意
又《集韻》實(shí)攝切,音涉
義同
又虛涉切,音偞
鋌也,鐶也
又《五音集韻》徒協(xié)切,音牒
義同
鍱的說文解字解釋鍱【卷十四】【金部】鏶也
從金葉聲
齊謂之鍱
與涉切〖注〗,俗鍱
說文解字注(鍱)鏶也
此謂金銅鐵椎薄成葉者
齊謂之鍱
從金
枼聲
與渉切
七部
鍱
樶的信息
樶的部首: 木
樶的拼音: zuī
樶的筆畫數(shù): 16
樶的繁體字: 樶
樶的筆順: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
樶的解釋: 樶的基本解釋1.木節(jié)
2.古代在泥地上行走的工具
亦稱“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