鎞的信息
鎞的部首: 釒
鎞的拼音: bī,pī,bì
鎞的筆畫數(shù): 18
鎞的繁體字: 鎞
鎞的筆順: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丨フノ丶一一フノフ
鎞的解釋: 鎞的基本解釋[bī]1.舊時婦女插在頭發(fā)上的一種首飾,即釵:“金~挑筍芽
”2.古代治眼病用的一種器具:“其夜夢見一老翁以金~療其祖目
”[pī]1.古同“鈚”,犁刃
2.古同“錍”,箭鏃
[bì]古通“篦”,篦子:“細~雕鏤費深功
”鎞的介紹1.鎞[bī]2.鎞[pī]鎞[bī]〈名〉釵
如:金鎞(金釵)另見pī鎞[pī]〈名〉同“銔”
犁刃[plough’sblade]箭鏃[劉信]望牙旗鎞首百步,謂昭文曰:“一發(fā)而中…”言訖,而箭已穿矣
——歐陽修《新五代史》另見bī鎞的釋意鎞釵鎞pī1.即金鎞
參見"金鎞"
鎞bī1.即金鎞
參見"金鎞"
鎞的康熙字典解釋鎞【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0畫《廣韻》邊兮切《集韻》《韻會》《正韻》邊迷切,音豍
《玉篇》釵也
又《增韻》掠器也
《正字通》櫛髮具
《杜甫詩》耳聾須畫字,短髮不勝鎞
或作鈚
史傳借用比
俗作篦
又《方書》刀似箭鏃者曰鎞
《涅槃經(jīng)》有盲人詣良醫(yī),醫(yī)卽以金鎞刮其眼膜,使復明
《杜甫詩》金鎞刮眼膜
又《集韻》頻脂切,音毗
犂錧也
一曰箭名
本作鈚
又篇迷切,音砒
本作錍
《揚子·方言》箭簇廣長而薄鐮謂之錍
或作鎞
鎞的說文解字解釋錍【卷十四】【金部】鈭錍也
從金卑聲
府移切說文解字注(錍)鈭錍也
從金
卑聲
府移切
十六部
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