钑鮓
钑鮓是由漢字"钑"(讀音:sà,xì,部首:钅,筆畫數(shù):8)和漢字"鮓"(讀音:zhǎ,zhà,部首:魚,筆畫數(shù):16)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這兩個漢字的含義,钑鮓可能表示:
- 钑(钑的基本解釋[sà]1.古代兵器,鐵把小矛)和鮓(鮓的基本解釋[zhǎ]1.一種用鹽和紅麴醃的魚:“江南人好作盤遊飯,~脯膾炙,無有不埋在飯中”)的組合意義
钑的信息
钑的部首: 钅
钑的拼音: sà,xì
钑的筆畫數(shù): 8
钑的繁體字: 钑
钑的筆順: ノ一一一フノフ丶
钑的解釋: 钑的基本解釋[sà]1.古代兵器,鐵把小矛
2.戟
3.用金銀在器物上嵌飾花紋
[xì]小鋒
钑的釋意钑sà1.短矛
2.戟
3.一種農具
4.用金銀等在器物上嵌飾圖案和文字
5.指用金銀等嵌飾的器物
6.插
钑的康熙字典解釋鈒【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4畫《唐韻》蘇合切《集韻》悉合切,音趿
《說文》鋋也
《陸雲·答車安茂書》舉鈒成雲,下鈒成雨
又《廣韻》鈒鏤
《六書故》細鏃金銀爲文曰鈒鏤
又《國史補》四姓,滎陽鄭、岡頭盧、澤底李、土門崔,皆爲鼎甲
大原王亦四姓之匹,時號鈒鏤王家,喩銀質金飾也
又《廣韻》色立切《集韻》《正韻》色入切,音歰
《廣韻》戟也,鋋也
又《集韻》或作鎩
又作闟
《史記·商君傳》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
《註》闟,亦作鈒
所及反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
義同
又息入切,音靸
小鋒
钑的說文解字解釋鈒【卷十四】【金部】鋋也
從金及聲
穌合切說文解字注(鈒)鋋也
廣韻云
?也
又云
鈒鏤
皆非古義
從金
及聲
穌合切
七部
钑
鮓的信息
鮓的部首: 魚
鮓的拼音: zhǎ,zhà
鮓的筆畫數(shù): 16
鮓的繁體字: 鮓
鮓的筆順: 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ノ一丨一一
鮓的解釋: 鮓的基本解釋[zhǎ]1.一種用鹽和紅麴醃的魚:“江南人好作盤遊飯,~脯膾炙,無有不埋在飯中”
2.用米粉、麵粉等加鹽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貯存:茄子~
扁豆~
[zhà]海蜇,水母的一種
鮓的康熙字典解釋鮓【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5畫《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下切
與鮺同
藏魚也
《釋名》鮓,滓也
以鹽米釀之如葅,熟而食之也
又《集韻》助駕切,音乍
海魚名
或作蚱
《博物志》東海有物,狀如凝血,從廣方員,名曰鮓魚
無頭目處所,內無藏,衆(zhòng)蝦附之,隨其東西,人煑食之
鮓的說文解字解釋鮺【卷十一】【魚部】藏魚也
南方謂之?,北方謂之鮺
從魚,差省聲
側下切說文解字注(鮺)臧魚也
釋名曰
鮓、菹也
以鹽米釀魚爲菹
孰而食之也
按古作鮺之法
令魚不?壞
故陶士行遠遺其母
卽內則之魚膾、聶而切之者也
南方謂之?
北方謂之鮺
此一說也
周禮注曰
荊州之鮺魚
然則南方亦言鮺
一曰大魚爲鮺
小魚爲?
此又一說也
此十字舊在下篆鮺也之下
今依廣韻移倂
從魚
省聲
側下切
十七部
俗作鮓
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