阦菥
阦菥是由漢字"阦"(讀音:yáng,部首:阝,筆畫數(shù):6)和漢字"菥"(讀音:xī,部首:艸,筆畫數(shù):11)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阦菥可能表示:
- 阦(阦的基本解釋古同“陽”)和菥(菥的基本解釋〔菥蓂〕薺菜的一種)的組合意義
阦的信息
阦的部首: 阝
阦的拼音: yáng
阦的筆畫數(shù): 6
阦的繁體字: 阦
阦的筆順: フ丨丶ノノ丶
阦的解釋: 阦的基本解釋古同“陽”
阦的釋意阦yáng⒈古同陽”
阦的康熙字典解釋阦【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4畫《字彙》俗陽字
阦的說文解字解釋陽【卷十四】【部】高、明也
從昜聲
與章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陽)高朙也
闇之反也
從
不言山南曰昜者、陰之解可錯見也
山南曰陽、故從
毛傳曰
山東曰朝陽
山西曰夕陽
昜聲
與章切
十部
阦
菥的信息
菥的部首: 艸
菥的拼音: xī
菥的筆畫數(shù): 11
菥的繁體字: 菥
菥的筆順: 一丨丨一丨ノ丶ノノ一丨
菥的解釋: 菥的基本解釋〔菥蓂〕薺菜的一種
菥的釋意菥蓂菥xī菥sī1.草名
菥的康熙字典解釋菥【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唐韻》先擊切,音析
《爾雅·釋草》菥蓂,大薺
《博雅》菥蓂,馬辛也
《張衡·南都賦》菥蓂芋瓜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
《玉篇》葴菥草,似燕麥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茘
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