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的信息
隅的部首: 阝
隅的拼音: yú
隅的筆畫數(shù): 11
隅的繁體字: 隅
隅的筆順: フ丨丨フ一一丨フ丨一丶
隅的解釋: 隅的基本解釋1.角落:墻~
城~
向~
一~之地
2.靠邊沿的地方:?!?br>隅的介紹〈名〉(形聲
從阜(fù),禺(yú)聲
“阜”是土山,有土則可用于建筑,因而從“阜”的字有的與建筑有關(guān)
本義:山水彎曲邊角處)同本義隅,陬也
——《說文》既登覽乎隅椒,復(fù)臨泛乎汪洋
——明·徐渭《緹芝賦》又如:山隅;隅椒(山角與山頂);隅隈(角落和彎曲之處);隅陬(角落)角,角落俟我于城隅
——《詩·邶風(fēng)·靜女》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考工記·匠人》摳衣趨隅
——《禮記·曲禮》日出東南隅
——《樂府詩集·陌上?!凡缮3悄嫌?br>停于大室之隅
——唐·李朝威《柳毅傳》折過墻隅
——《聊齋志異·促織》又如:隅頭(墻角;拐角);城隅(城的一角);向隅(面對著屋子的一個角落)邊遠的地方咫只雪山路,歸飛西海隅
——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又如:隅谷(神話中日落的地方);隅鎮(zhèn)(邊遠小鎮(zhèn));隅夷(神話中的日出處);隅辟(邊境,國境);隅官(邊地官員)事物的部分或片面舉端自理,滯隅則失
——《后漢書》又如:隅見(片面的見解);隅曲(偏狹之見);隅積(部分和總體)邊;旁昏將舉火,執(zhí)燭隅坐,錯總之法,橫子坐所
——《管子》又如:隅坐(坐位的側(cè)邊);隅目(斜眼而視,怒視)隅的釋意隅〈名〉(形聲
從阜,禺聲
阜”是土山,有土則可用于建筑,因而從阜”的字有的與建筑有關(guān)
本義山水彎曲邊角處)同本義隅,陬也
--《說文》既登覽乎隅椒,復(fù)臨泛乎汪洋
--明·徐渭《緹芝賦》又如山隅;隅椒(山角與山頂);隅隈(角落和彎曲之處);隅陬(角落)角,角落俟我于城隅
--《詩·邶風(fēng)·靜女》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考工記·匠人》摳衣趨隅
--《禮記·曲禮》日出東南隅
--《樂府詩集·陌上?!凡缮3悄嫌?br>停于大室之隅
--唐·李朝威《柳毅隅yú⒈角落屋~
墻~
城~
⒉靠邊的地方海~
⒊隅的康熙字典解釋隅【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9畫《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
《說文》陬也
《玉篇》角也
《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
《詩·邶風(fēng)》俟我於城隅
《禮·曲禮》摳衣趨隅
《註》趨隅,升席也
又《檀弓》童子隅坐而執(zhí)燭
《註》隅坐,不與成人並
《論語》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又《玉篇》廉也
《詩·大雅》抑抑威儀,維德之隅
《禮·儒行》砥厲廉隅
又海隅,十藪之一
《爾雅·釋地》齊有海隅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註》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
又山名
《魯語》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
《註》封山,隅山,在今吳郡永安縣
《說文》作嵎
又葉語口切,音偶
《詩·唐風(fēng)》綢繆束芻,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芻葉側(cè)九反,逅葉很口反
又葉呼侯反,音齁
《揚雄·反離騷》有周氏之嬋嫣兮,或鼻祖於汾隅
靈宗初諜伯僑兮,流於末之陽侯
《篇?!吠?br>隅的說文解字解釋隅【卷十四】【部】陬也
從禺聲
噳俱切說文解字注(隅)陬也
隅與陬爲轉(zhuǎn)注
廣雅曰
陬、角也
小雅箋曰
丘隅、丘角也
上言阪此不言阪者、不主謂阪之隅也
考工記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
大雅
惟德之隅
傳曰
隅、廉也
今人謂邊爲廉
角爲隅
古不別其字
亦作嵎、作湡
從
禺聲
噳俱切
古音在四部
偶平聲
隅的古漢語解釋隅yú①<名>角落
《促織》:“折過墻~,迷其所在
”②<名>邊遠的地方
《陌上?!罚骸叭粘鰱|南~
”《滕王閣序》:“東~已逝,桑榆非晚
”【隅反】類推
【隅目】怒視的樣子
隅
萎的信息
萎的部首: 艸
萎的拼音: wěi
萎的筆畫數(shù): 11
萎的繁體字: 萎
萎的筆順: 一丨丨ノ一丨ノ丶フノ一
萎的解釋: 萎的基本解釋1.(植物)干枯:枯~
~謝
2.衰落:買賣~了
價錢~下來了
萎的介紹〈動〉(形聲
從艸,委聲
本義:[植物]枯槁、凋謝)同本義萎,蔫也
——《廣韻》萎,草木枯死
——《集韻》雖萎絕其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楚辭·離騷》萎,草木菸也
——《一切經(jīng)音義》九引聲類無木不萎
——《詩·小雅·谷風(fēng)》又如:萎絕(草木枯落);萎枯(干枯);萎敗(枯萎);萎悴(枯萎;憔悴)引申指病危哲人其萎乎?——《禮記·檀弓上》
注:“萎,病也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楚辭·離騷》又如:萎約(身體患病并陷窮困);萎折(死亡);萎哲(指有才智者之死亡);萎絕(死亡;消亡)衰落;衰弱
如:萎悴(衰落);萎餧(因饑餓而衰病
餧,同“餒”)萎的釋意萎(形聲
從苃,委聲
本義同本義萎,蔫也
--《廣韻》萎,草木枯死
--《集韻》雖萎絕其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楚辭·離騷》萎,草木菸也
--《一切經(jīng)音義》九引聲類無木不萎
--《詩·小雅·谷風(fēng)》又如萎絕(草木枯落);萎枯(干枯);萎敗(枯萎);萎悴(枯萎;憔悴)引申指病危哲人其萎乎?--《禮記·檀弓上》
注萎,病也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楚辭·離騷》又如萎約(身體患病并陷窮困);萎折(死亡);萎哲(指有才智者之死亡);萎絕(死亡;消亡)萎wěi⒈干枯衰落~謝
枯~
氣~
衰~
⒉頹喪,不振作~(委)靡
⒊①體積縮小,還可能變形
②衰退日趨~縮
萎的康熙字典解釋萎【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唐韻》於危切,音逶
蔫也
《詩·小雅》無木不萎
《屈原·離騷》雖萎絕其何傷兮
又病也
《禮·檀弓》哲人其萎乎
又《集韻》鄔毀切,音委
藥草
《爾雅·釋草》熒,委萎
《註》萎蕤也
《韓愈詩》萎蕤綴藍瑛
《註》萎蕤,靑花圓實
亦作荽蕤
又《正韻》蓄貌
《後漢·馬援傳》萎腇咋舌
又地名
《晉書·匈奴傳》萎莎胡等詣王駿降
又《集韻》同餧
詳餧字註
萎的說文解字解釋萎【卷一】【艸部】食牛也
從艸委聲
於僞切說文解字注(萎)食牛也
下文云
以穀萎馬
則牛馬通偁萎
從艸
委聲
於僞切
十六部
今字作餧
見月令
萎的古漢語解釋萎wěi干枯衰落:~謝
~蔫
~頓(亦作“委頓”)
~靡
~縮
枯~
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