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的信息
忤的部首: 忄
忤的拼音: wǔ
忤的筆畫數(shù): 7
忤的繁體字: 忤
忤的筆順: 丶丶丨ノ一一丨
忤的解釋: 忤的基本解釋不順從;不和睦:~逆
與人無~
忤的介紹〈動〉(形聲
從心,午聲
本義:抵觸,不順從)同本義復(fù)忤賓客
——唐·李朝威《柳毅傳》觸忤當(dāng)死
——清·張廷玉《明史》又如:忤權(quán)(不屈服于權(quán)貴);忤物(觸犯人;與人不合);忤怨(抵觸而生怨);忤恨(違逆;反對);忤意(違逆心意);忤嫚(忤慢
違抗怠慢);忤觸(觸犯);忤鱗(直言犯上)觸動臨風(fēng)悼亡,忤愁心,匹鳥河洲上
——明·汪道昆《洛水悲》交錯陰陽散忤
——《春秋元命包》忤的釋意忤(形聲
從心,午聲
本義抵觸,不順從)同本義復(fù)忤賓客
--唐·李朝威《柳毅傳》觸忤當(dāng)死
--清·張廷玉《明史》又如忤權(quán)(不屈服于權(quán)貴);忤物(觸犯人;與人不合);忤怨(抵觸而生怨);忤恨(違逆;反對);忤意(違逆心意);忤嫚(忤慢
違抗怠慢);忤觸(觸犯);忤鱗(直言犯上)觸動臨風(fēng)悼亡,忤愁心,匹鳥河洲上
--明·汪道昆《洛水悲》交錯陰陽散忤
--《春秋元命包》忤逆自小忤逆忤視忤wǔ逆,違反~逆
忤的康熙字典解釋忤【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誤
《說文》逆也,本作啎
從午,吾聲
今作忤
《後漢·鮑永傳》持正之忤
又忤忤
意不喜也
《釋名》靑徐謂女曰娪
娪,忤也
始生時人意不喜,忤忤然也
又或作牾
《前漢·王莽傳》無所牾意
亦作午
《禮·哀公問》午其衆(zhòng),以伐有道
亦作蘁
《莊子·寓言篇》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
《音義》蘁音悟,逆也
又《正韻箋》忤,亦作梧
《釋名》當(dāng)塗曰梧丘
梧,忤也,與人相當(dāng)忤也
又通作悟
《史記·韓非傳》悟言無所擊排
《註》悟作忤
又通作迕
《前漢·食貨志》好惡乖迕
《註》迕忤同
忤的古漢語解釋忤wǔ<動>違反;抵觸;不順從
《荊軻刺秦王》:“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視
”《中山狼傳》:“私汝狼犯世卿、~權(quán)貴,禍且不測,敢望報乎?”忤的謎語1.一心工作到白頭(打一漢字)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