鞁蚻
鞁蚻是由漢字"鞁"(讀音:bèi,部首:革,筆畫數(shù):14)和漢字"蚻"(讀音:zhá,部首:蟲,筆畫數(shù):11)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鞁蚻可能表示:
- 鞁(鞁的基本解釋1.鞍和轡的統(tǒng)稱)和蚻(蚻的基本解釋古書上說的一種像蟬而較小的鳴蟲:“及歸柳嘶~)的組合意義
鞁的信息
鞁的部首: 革
鞁的拼音: bèi
鞁的筆畫數(shù): 14
鞁的繁體字: 鞁
鞁的筆順: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フノ丨フ丶
鞁的解釋: 鞁的基本解釋1.鞍和轡的統(tǒng)稱
2.同“鞴”
蚻的信息
蚻的部首: 蟲
蚻的拼音: zhá
蚻的筆畫數(shù): 11
蚻的繁體字: 蚻
蚻的筆順: 一丨ノ丶フ丨フ一丨一丶
蚻的解釋: 蚻的基本解釋古書上說的一種像蟬而較小的鳴蟲:“及歸柳嘶~
”蚻的釋意蚻zhá1.一種小蟬
蚻的康熙字典解釋蚻【申集中】【蟲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正韻》側(cè)八切,音札
《爾雅·釋蟲》蚻,蜻蜻
《註》如蟬而小
《揚(yáng)子·方言》蟬其大者謂之蟧,或謂之蝒馬
其小者謂之麥蚻
《孟郊·征蜀聯(lián)句》始去杏飛蜂,及歸柳嘶蚻
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