韇穜
韇穜是由漢字"韇"(讀音:dú,部首:革,筆畫數:24)和漢字"穜"(讀音:tóng,zhǒng,zhòng,部首:禾,筆畫數:17)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這兩個漢字的含義,韇穜可能表示:
- 韇(韇的基本解釋1.箭筒:“弓鞬~丸一,矢四發(fā))和穜(穜的基本解釋[tóng]1.1.早種晚熟的谷物:“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稑之種,而獻之于王)的組合意義
韇的信息
韇的部首: 革
韇的拼音: dú
韇的筆畫數: 24
韇的繁體字: 韇
韇的筆順: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一丨一丨フ丨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
韇的解釋: 韇的基本解釋1.箭筒:“弓鞬~丸一,矢四發(fā)
”2.古代占卜用的耆草筒:“筮人執(zhí)策抽上~
”
穜的信息
穜的部首: 禾
穜的拼音: tóng,zhǒng,zhòng
穜的筆畫數: 17
穜的繁體字: 穜
穜的筆順: ノ一丨ノ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穜的解釋: 穜的基本解釋[tóng]1.1.早種晚熟的谷物:“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稑之種,而獻之于王
”2.2.木棉
[zhǒng]1.1.古同“種”
2.2.古同“腫”
[zhòng]同“種(種)”
穜的釋意穜dào1.按,亦為"稻"的日本用簡體漢字
穜的康熙字典解釋穜【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2畫《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穜稑
詳稑字註
又《廣韻》直容切《集韻》《韻會》傳容切,音重,亦書作重
《詩·豳風》黍稷重穋
《正字通》按毛詩重穋,重讀平聲,不借用種穜
自說文以禾從重者爲重穋之重,禾從童者爲蓺種之穜,後人因襲不改,陸德明又從而傅會之
究其義則種爲蓺植,讀若衆(zhòng)
爲穀種,讀若腫
如大雅生民:誕降嘉種,種之黃茂
分上去二聲是也
不必泥說文種爲先穜後熟,穜爲蓺也
詳見種字註
穜的說文解字解釋穜【卷七】【禾部】埶也
從禾童聲
之用切說文解字注(穜)埶也
丮部曰
埶、穜也
小篆埶爲穜
之用切
種爲先穜後孰
直容切
而隸書互易之
詳張氏五經文字
種者以穀播於土
因之名穀可種者曰種
凡物可種者皆曰種
別其音之隴切
生民曰
種之黃茂
又曰
實種實褎
箋云
種生不雜也
從禾
童聲
之用切
九部
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