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拕
顳拕是由漢字"顳"(讀音:niè,部首:頁,筆畫數(shù):27)和漢字"拕"(讀音:tuō,部首:扌,筆畫數(shù):8)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顳拕可能表示:
- 顳(顳的基本解釋見“顳”)和拕(拕的基本解釋同“拖”)的組合意義
顳的信息
顳的部首: 頁
顳的拼音: niè
顳的筆畫數(shù): 27
顳的繁體字: 顳
顳的筆順: 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一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顳的解釋: 顳的基本解釋見“顳”
顳的康熙字典解釋顳【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畫:27畫,部外筆畫:18畫《廣韻》而涉切《集韻》日涉切,音讘
《玉篇》在耳曰顳
《廣韻》顳顬,鬢骨
又《集韻》顳顬,耳前動也
顳
拕的信息
拕的部首: 扌
拕的拼音: tuō
拕的筆畫數(shù): 8
拕的繁體字: 拕
拕的筆順: 一丨一丶丶フノフ
拕的解釋: 拕的基本解釋同“拖”
拕的康熙字典解釋拕【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託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音佗
《說文》曳也
《前漢·嚴(yán)助傳》拕舟而入水
《揚(yáng)雄·校獵賦》拕蒼豨
又《集韻》他佐切,佗去聲
義同
又《唐韻》徒可切《集韻》《韻會》《正韻》待可切,駝上聲
引也
又《韻會》《正韻》吐臥切,音唾
義同
又《集韻》唐何切,音駝
亦引也
又水拕,猶堰也
《唐書·楊行密傳》作魯陽五堰拕,輕舸饋糧
《集韻》或作拖
又作扡
拕的說文解字解釋拕【卷十二】【手部】曳也
從手它聲
託何切說文解字注(拕)曳也
申部曰
束縛捽抴爲(wèi)臾
又曰
曳者、臾曳也
然則曳之義略同抴
一說曳本作抴
後人避諱改之
南越傳
拕舟而入水
論語
加朝服扡紳
易
終朝三褫之
鄭本作拕
叚拕爲(wèi)褫也
高誘注淮南遇盜拕其衣云
拕、奪也
從手
它聲
託何切
十七部
廣韻又徒可切
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