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滶
饞滶是由漢字"饞"(讀音:chán,部首:飠,筆畫數(shù):25)和漢字"滶"(讀音:áo,部首:氵,筆畫數(shù):13)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饞滶可能表示:
- 饞(饞的基本解釋見“饞”)和滶(滶的基本解釋古河名,源出中國(guó)河南省,流入汝水)的組合意義
饞的信息
饞的部首: 飠
饞的拼音: chán
饞的筆畫數(shù): 25
饞的繁體字: 饞
饞的筆順: ノ丶丶フ一一フ丶ノフ丨フ一一フノフノフ丨フ一ノフ丶
饞的解釋: 饞的基本解釋見“饞”
滶的信息
滶的部首: 氵
滶的拼音: áo
滶的筆畫數(shù): 13
滶的繁體字: 滶
滶的筆順: 丶丶一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
滶的解釋: 滶的基本解釋古河名,源出中國(guó)河南省,流入汝水
滶的康熙字典解釋滶【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唐韻》五勞切《集韻》牛刀切,音敖
水名
《說文》水出南陽(yáng)魯陽(yáng),入城父
滶的說文解字解釋滶【卷十一】【水部】水
出南陽(yáng)魯陽(yáng),入城父
從水敖聲
五勞切說文解字注(滶)滶水
出南陽(yáng)魯陽(yáng)
入父城
南陽(yáng)郡魯陽(yáng)、二志同
今河南汝州魯山縣有魯陽(yáng)故城是
父城、大徐作城父
誤
潁川郡父城、二志同
今河南汝州郟縣西四十里有父城故城是也
城父縣、前志屬沛郡
後志屬汝南郡
今安徽潁州府亳州東南七十里有城父故城是也
左傳昭十九年
楚大城城父
大子建居之
哀十六年
大子建自城父奔宋
服注及呂覽愼行篇高注、闞駰十三州志、史記楚世家正義皆說此事作城父
杜注及酈氏汝水篇注、裴駰注五子胥傳、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說此事皆作父城
未審當(dāng)何從
而此條滶入父城、與水經(jīng)注所引合
則非城父也
汝水篇注曰
汝水又逕郟縣故城南
滶水注之
水出魯陽(yáng)縣之將孤山
至父城
與出魯陽(yáng)北山之桓水會(huì)
亂流東北至郟入汝
按今汝水由嵩縣天息山東經(jīng)伊陽(yáng)縣、汝州、寶豐縣、郟縣、襄城縣
而沙河來會(huì)
尙與古水道不殊
滶水入汝、亦必同古水道也
從水
聲
五勞切
二部
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