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的信息
浣的部首: 氵
浣的拼音: huàn
浣的筆畫數(shù): 10
浣的繁體字: 浣
浣的筆順: 丶丶一丶丶フ一一ノフ
浣的解釋: 浣的基本解釋1.洗:~衣
~紗
2.唐代規(guī)定,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將每月分為上浣、中浣、下浣
后來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別稱
浣的介紹〈動(dòng)〉(形聲
從水,完聲
本義:洗衣服)同本義浣,濯衣垢也
——《說文》竹喧歸浣女,蓮動(dòng)下漁舟
——王維《山居秋暝》又如:浣衣(洗衣);浣拭(洗滌擦拭);浣染(洗染)洗滌,滌除湔浣腸胃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又如:浣雪(洗刷罪名)〈名〉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為上浣、中浣、下浣,后來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別稱[anyofthethreeten-daydivisionsofamonth]浣的釋意浣(形聲
從水,完聲
本義洗衣服)同本義浣,濯衣垢也
--《說文》竹喧歸浣女,蓮動(dòng)下漁舟
--王維《山居秋暝》又如浣衣(洗衣);浣拭(洗滌擦拭);浣染(洗染)洗滌,滌除湔浣腸胃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又如浣雪(洗刷罪名)浣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為上浣、中浣、下浣,后來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別稱浣熊一種夜行性食肉類動(dòng)物(procyonlotor),與熊有親緣關(guān)系,但體型小得多,產(chǎn)于北美的大部分地區(qū),大浣(澣)huàn⒈洗滌~衣
~紗
~腸
⒉唐代規(guī)定官吏每十天休息沐浴一次叫"浣"
〈引〉每月上旬、中旬、下旬為上~、中~、下~
浣的康熙字典解釋浣【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唐韻》《集韻》胡玩切,音換
濯衣垢也
一曰滌也
《史記·萬石君傳》身自浣滌
又《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音緩
又古緩切,音管
義同
又戸版切,音睆
水名,在江夏
《水經(jīng)注》辱水,出于鳥山,俗謂之秀延水,東流得浣水口
又江口
《廣輿記》雲(yún)南臨安府寧州有浣江
本作亦作澣
浣的古漢語解釋浣huàn①<動(dòng)>洗滌
《史記·扁鵲傳》:“湔~腸胃,漱滌五藏
”②<名>唐代規(guī)定官吏每十天休息沐浴一次叫浣
李白《朝下過盧郎中敘舊游》:“復(fù)此休~時(shí),閑為疇昔言
”【又】每月上旬、中旬、下旬為上浣、中浣、下浣
浣